澄江市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上半年,澄江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实项目建设、市场主体培育等措施落实,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澄江市地区生产总值(GDP)83.9亿元,同比增长4.2%(可比价,下同),增速排玉溪市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4.5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排玉溪市第6位;第二产业14.2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排玉溪市第1位;第三产业65.1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排玉溪市第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6%,增速排玉溪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排玉溪市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排玉溪市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2.8%,增速排玉溪市第5位;招商引资资金到位额10.9亿元,同比下降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排玉溪市第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64元,同比增长2.8%,增速排玉溪市第9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4元,同比增长7.3%,增速排玉溪市第5位。 (二)分行业情况 1.农业。上半年,澄江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917万元(现价),同比增长4.6%(可比价,下同),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92463万元,同比增长4.2%;林业产值2513万元,同比增长2.1%;牧业产值2265万元,同比下降7.6%;渔业产值58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96万元,同比增长183%。 2.工业。上半年,澄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6%,比玉溪市(4.5%)高16.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增加值“6增7减”。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同比增长66.7%、100%、16.6%、16.1%、30.1%、100%;非金属矿物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同比下降47.1%、25.8%、10.5%、0.7%、6.9%、26.7%、8%。 3.消费。上半年,澄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排玉溪市第5位,高于玉溪市(-3.1%)7.1个百分点。批发业销售额26.9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同比下降19.4%;零售业销售额47.9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同比增长10%;住宿业营业额8.0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同比增长85.1%;餐饮业营业额17.2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同比增长50.6%。 4.财税金融。上半年,澄江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亿元,同比下降16.0%,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48.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0亿元,同比下降11.0%;八项支出完成7.8亿元,同比下降12.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9亿元,同比下降49.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3.1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0.7亿元,同比增长7.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3.2亿元,同比增长5.1%。存贷比为85.0%。 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023年6月份,澄江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持平,与上月一致。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三涨五降”,其中食品烟酒、衣着、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分别上涨4.7%、1.9%和6.6%,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下降3.6%、3.1%、6.3%、0.5%和3%。 (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上半年,澄江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6亿元,同比下降2.8%,比云南省高2.2个百分点,比玉溪市高0.6个百分点,增速排玉溪市第5位。从构成看,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3.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94.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7.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3%;分产业看,三次产业投资“两增一降”,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97.4%,拉动投资增长11.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14.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8.6%,拉动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13.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1.0%,下拉投资18.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72.3%;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5.4%,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四)纳规纳限情况 2023年,玉溪市级下达纳规纳限“四上”企业目标为净增23户。截至目前,已完成9户,其中:批发业3户、建筑业2户、工业、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各1户。截至6月底,澄江市有“四上”企业161户,其中工业30户,建筑业41户,房地产业29户,批发业17户,零售业9户,住宿业8户,餐饮业19户,服务业8户,“四上”企业总数在玉溪市排名第三位。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2023年上半年,澄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2%。4.2%的增速快于去年全年3.5%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年均3.5%的增速,经济增长回升态势明显 。澄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虽高于玉溪市平均增速(3%),但与全国、全省比较,澄江市上半年GDP4.2%的增速,低于全国(5.5%)1.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1%)0.9个百分点,增速稍显乏力,后劲不足。占澄江市三次产业比重最大的第三产业本季度未充分发挥有利优势,仅增长2.9%,分别低于全国、全省3.5、3.7个百分点。 全国、省、市GDP增长情况表 | 指标名称 | 一季度 | 二季度 | 全国 | 云南省 | 玉溪市 | 澄江市 | 全国 | 云南省 | 玉溪市 | 澄江市 | GDP(%) | 4.5 | 4.8 | 2.5 | 4.9 | 5.5 | 5.1 | 3.0 | 4.2 | 第一产业(%) | 3.7 | 4.1 | 4.4 | 4.2 | 3.7 | 4.5 | 4.6 | 4.5 | 第二产业(%) | 3.3 | 3.7 | 1.6 | 9.0 | 4.3 | 2.9 | 3.4 | 10.7 | 第三产业(%) | 5.4 | 5.6 | 3.2 | 4.0 | 6.4 | 6.6 | 2.4 | 2.9 |
一是经济整体回升势头明显。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延续高于玉溪市的强劲增长势头,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玉溪市1.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玉溪市16.1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高于玉溪市38.4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高于玉溪市87.1个百分点。 二是规上工业支撑作用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中,汽车制造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30.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66.7%,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6.1个百分点。 三是消费市场复苏回暖强劲。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迅速平稳转段,全市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回暖,“五一”“端午”假期促进旅游消费需求释放,上半年澄江市共计接待游客443.85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8403.7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3.56%和93.7%,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23.9%、25.5%。 四是发展质量持续向好。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4%,高于第二产业贡献率。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快于经济增速,其中营利性服务业里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速回升较快。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大项目投资支撑不足,难以拉动快速增长。大项目投资拉动作用不强,影响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澄江市报送121个入库项目,成功入库73个,计划总投资28.6亿元,每个项目平均投资不足4000万元。50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7.6%,下拉投资增速16.6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回暖尚需时间,上半年无房地产法人、项目入库,在建项目投资放缓,销售面积库存不足,受去年同期基数高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4.4%,下拉GDP2.4个百分点。 (二)市场需求总体偏弱,消费恢复还需加力。今年以来,在同期高基数、磷化工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等各类因素叠加影响下,澄江市批发业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销售额和增加值逐步回落,上半年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2%,低于玉溪市1.7个百分点,批发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对GDP形成负拉动。零售业在库企业少,无大的龙头企业,在库企业以小超市、加油站为主,经营虽稳定,拉动不明显。 (三)“翘尾”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增长面临挑战。随着去年第三、第四季度同期产值、销售面积的大幅增长,形势不容乐观。规上工业总产值1—2季度、1—3季度、1—4季度同期产值分别为23.8亿元、37.0亿元、57.6亿元,3季度当季达13.2亿元,4季度当季达20.6亿元;建筑业总产值1—2季度、1—3季度、1—4季度同期产值分别为8.4亿元、11.3亿元、19.5亿元,3季度当季达2.8亿元,4季度当季达8.2亿元;2022年广龙安置房一个项目上报的销售面积占2022年澄江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的74.1%,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如要与去年同期持平,下半年月均销售面积需达6万平方米,扭负为正难度较大。 四、下步工作建议 聚焦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三个国际城市”目标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工业兴市、品牌活市”战略,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目标导向,形成抓经济工作合力。以年初人代会确定目标为导向,树牢齐抓共管的经济工作理念,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强化经济运行工作统筹协调、分析研判、责任细化、紧盯落实、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处级领导联系企业、联系项目工作机制,到企业、到项目一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经济主管部门以“作风转变、服务提升”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行业领域内助企纾困政策,进一步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发挥镇(街道)抓项目促投资责任制,以项目建设带动投资增长,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牢牢牵住经济工作的“牛鼻子”。 (二)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止住负增长态势。强化宏观、微观经济运行分析,从市场角度看经济工作,找准症结研究措施对症下药,将不利情况转化为工作动力,最大限度补足影响经济增长的“劣势”。针对负增长的批发业、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通过兑现奖补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拓宽经营业务渠道,鼓励支持批发业企业生产经营;加大纳规纳限力度,新增4户以上批发业,逐步收窄负增长幅度,破题批发业实现扭负为正。加快推进广龙小镇安置房、天颐幸福里商品房销售合同签订,落实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有关政策,促成更多房地产企业销售已建成面积。 (三)坚持核心关键,狠抓纳规纳限工作。建立健全税务、市场监管、工信、文旅等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镇(街道)职能作用,加大摸排挖潜培育扶持力度,强化跟踪指导服务,以“五经普”为契机,科学统筹规上企业行业占比,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推动升规入统、应统尽统,形成对GDP的有力支撑。 (四)推动旅游业创新创优,确保经济合理增长。抓牢抓好旅游业是当前拉动消费、带动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举办美食节、荷花节等节庆赛事,开发化石元素、“藕遇仙湖”等特色旅游商品,引团入澄、引流入澄,打造铂尔曼、温德姆等高端酒店与小湾“阑珊宿”精品民宿集群相结合的高品质产品“留客在澄”,变“过境游”为“过夜游”,打造更多“去有爱的地方——澄江”消费场景,稳住住宿、餐饮、营利性服务业等优势指标;通过内培外引措施,聚焦软件开发服务、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尽快补齐空白指标短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五)做好要素保障,抓实项目入库工作。坚持“日分析、日调度、日报告”抓项目工作机制不动摇,全面压实各镇(街道)和行业部门工作责任,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备齐备全生产全链条各要素,强化项目招商、推进和储备工作,集中力量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用地、能源、环境等要素,积极推进明日之滇、光耀仙湖、三号安置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园区经济、城市经济、旅游经济,在项目谋划、包装、储备、落地上再用力,加大汇报沟通协调力度,避免“条块分散、各自为战”,做到统一思想、服从指挥、步调一致,形成投资工作“一盘棋”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