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澄江快讯  >  经济运行状况
​

澄江市2024年1—3月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澄江市统计局 时间:2024-05-29 17:09 点击率:0打印 】【 关闭

澄江市2024年1—3月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澄江市、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主动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培育产业动能、改善社会预期,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运行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38.5亿元,同比下降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2.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3.7亿元,同比下降52.9%;第三产业32.1亿元,同比增长1.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亿元,同比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亿元,同比下降51.8%招商引资市外国内到位资金3.5亿元,同比降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亿元,同比下降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1元,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5284元,同比增长7.4%

(二)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努力克服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春耕春播平稳有序推进,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长势总体较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居玉溪市第一位。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3.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93.6%,居农业各产业之首;林业产值0.15亿元,同比增长10.2%;牧业产值0.14亿元,同比增长2.4%;渔业产值0.05亿元,同比增长0.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05亿元,同比增长3.5%

(三)工业经济动力不足

价格波动、增量不足、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工业增速回落较大,工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呈下降趋势13澄江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6.7%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同比下降5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67.9%采矿业同比增长15.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55。其中:熟肉制品产量总计0.2万吨,同比增长100%;表面活性剂产量总计8633吨,同比增长10.4%;石灰石产量总计15.1万吨,同比增长10.2%;饲料产量总计1.5万吨,同比增长7.1%;饮料酒产量总计0.9万千升,同比增长0.1%。水泥产量总计2.5万吨,同比下降92.8%;商品混凝土产量总计6.8万立方,同比下降67%;磷酸产量总计1.1万吨,同比下降52.2%;黄磷产量总计8595.3吨,同比下降46.4%;绝缘制品产量总计2658.3吨,同比下降5.9%

(四)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明显

项目前期工作普遍滞后,储备项目不多,缺乏重大投资项目支撑,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去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对投资增长支撑不足。13澄江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51.8%其中500万元以上投资同比下降49.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0.1%建安工程投资同比下降68.0%;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1.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6.1%;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1.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2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0%;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4.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8.0%

(五)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在系列促消费稳增长措施的出台和扎实推进下,澄江市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稳步回升尚需时间。1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9%从四大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1%,排玉溪市第8位;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2%,排玉溪市第7位;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2.8%,排玉溪市第8位;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4.8%,排玉溪市第8位。13月累计接待游客199.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5.5%,累计总量排玉溪市第二位,累计增速排玉溪市第五位。

(六)财政收支总体平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税收收入0.8亿元,同比下降1.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45.44%非税收入0.97亿元,同比增长6.8%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树牢紧日子”意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八项支出4.5亿元,同比增长1.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5亿元,同比增长7%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0.8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9亿元,同比增长6.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2.3亿元,同比增长14.7%存贷比为87.7%

二、形势分析

(一)服务业支撑作用强劲。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32.1亿元,同比增长1.9%GDP比重达83.3%,较上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云南省、玉溪市24.324.434.8个百分点,服务业已经成为澄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其中以居民服务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在“春节”、寒假等旅游出行需求增加的带动下,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业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3%,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3.5%,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

(二)第二产业降幅扩大。目前,对我市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行业有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含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从一季度核算情况看,农林牧渔业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个行业共同拉动GDP增长1.46个百分点,仍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因省返指标情况较好,拉动GDP增长1.08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因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速较好,拉动GDP增长0.97个百分点。二产中,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0.2%,建筑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6.7%,该两项指标的较大降幅,导致第二产业增加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同比下降52.9%拉动GDP下降9.8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延续去年以来的下降趋势,一季度未能扭负为正,拉动GDP下降1.6个百分点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三个行业合计下拉GDP11.4个百分点批零住餐、交通等行业的上拉难以抵消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三个行业对GDP强劲的负拉动。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形势。梳理清楚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行业运行现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工业产能,提升建筑业资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提高工业、建筑业、批零住餐业、非营利服务业的增加值总量。突出“四上”企业领跑带动作用,加快符合标准的企业和投资项目入库,确保“四上”企业数量稳定增加,扩大经济总量。加快服务业健康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引导文化体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实现品质化、多样化和便利化发展。加快刺激市场消费,激活房地产、汽车等市场需求,大力培育互联网等新型消费市场主体,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二)提振第二产业发展信心。工业上,短期内要对今年摸排出昆明天海实业有限公司云南达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澄江伟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澄江澄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户拟入库企业做好跟踪监测和培育,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力争尽快入库统计。长期看,要着手解决全市磷化工产业工业比重过大的问题,从培育壮大地方企业入手,多方面谋划工业发展,结合目前辖区工业以磷化工为核心的现状,大力发展磷化工相关产业集群,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破解要素保障困难,力促已开工企业尽快建成投产运营逐步提升其他产业增加值占比。建筑业上,重点增强本地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强对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促使中小型建筑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大对40户二、三级资质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快建筑安装和装饰装修行业发展,大力发展市政、水利、交通、电力等建筑施工企业,牢牢抓住本地建筑市场,并充分发挥市场的辐射和集聚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开拓周边市场。

(三)强化第三产业支撑优势。全力优化对企服务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和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的订单、产品价格、利润等指标变动情况,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精准就业帮扶,支持创新创业,以增加收入增强消费主体信心深挖消费潜力,加快新兴消费市场发展,培育壮大电商平台蓝莓交易规模,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落实好餐饮、零售等行业纾解帮扶措施,有力推动纳规纳限奖励资金加快兑付,鼓励超市、加油站等零售企业利用立夏节、五一节等商机开展促销活动,抢抓消费流量和先机,为GDP提供更多数据支撑。以加快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提高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工资增速为目标,提高房地产增加值总量。做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相关企业调研,培育可以入库的企业。

(四)有效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全力做好投资数据上报工作,抓紧完善已开工项目相关手续和财务凭证资料,将达到入库条件项目全部纳入统计。对于已开工项目,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节点要求,抓住有效施工时段,抢工期、赶进度、补欠账,全面提升项目清单执行效率,争取形成更多有效投资量。积极稳妥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保障,加快推动尽早开工建设,力促项目有序有效推进,尽快形成更多新增长。对照2024年重点项目和集中开工项目清单,各责任部门要靠实责任,力争大鲫鱼河治理项目、中心城区排水防涝提质增效项目、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蓝莓产业绿色发展左所片区温室大棚建设项目等项目尽快入库。力争明日之滇、碧海家园、中创华翰等亿元以上大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