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在玉溪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澄江市专场上,澄江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普庆荣就澄江市人才“引、育、留、用”等关键环节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作简要介绍。 近年来,澄江市主动融入玉溪市“1+2+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不断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为推进澄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以党管人才为支撑点的人才政策迭代升级。一直以来,澄江市树牢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意识,强化人才政策有效供给。由主要领导带头落实“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清单,领办人才项目,党管人才政治责任逐级压实。以《澄江市全域柔性引才基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以人才回引、假日专家、蓝莓人才队伍建设、新乡贤助力人才振兴等专项政策为支撑,形成“普惠性+个性化”人才政策体系。截至目前,澄江市积极申报“兴玉英才”支持项目38个,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20余人,假日专家140余人,党政储备人才200余人。 以聚才兴产为结合点的平台建设多点开花。近年来,澄江市通过让人才深度嵌入产业发展,以此驱动新质生产力、支撑重点产业。在农业领域,引进大连大学建立蓝莓种业创新中心,推动1.3万亩蓝莓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蓝莓全产业链日趋完善;借力中科院昆植所率先推广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技术,建成羊肚菌标准车间。在工业领域,培育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技术企业52户。在文旅领域,成立省乡村旅游协会澄江办事处,联合省旅游职业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在生态领域,与丽水两山学院、云师大等高校共建抚仙湖流域保护科技小院,引入师生团队,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成立上海交大玉溪市湖泊联合研究中心,引进研究人员承担省重点研发项目。在医疗领域,实施133人才战略,柔性引进中山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专家和高层次医学团队。在教育领域,建立张向众专家工作站,组建名师工作室21个,认定澄江名师、学科带头人等117人,18名教师进入省教师专家库。 以近悦远来为着力点的人才生态向新向优。澄江市始终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升级保障措施,努力打造宜业宜居的人才生态。建成玉溪市首个人才服务综合体,打造人才夜市工作品牌,筹建人才公寓200余套,设置人才驿站42个,就业创业服务点11个,构建10分钟人才服务圈;摸排在外高层次人才108名,新乡贤人才485名,建立乡贤联络群,畅通在外人才服务家乡渠道;持续拓展“兴玉英才”卡服务功能,整合市内32家企业资源推出人才专属优惠;率先选聘金融副**、特派员48名,办理特色信贷产品170笔5945万元,推动基层组织优势与金融优势人才优势互补互促。 下一步,澄江市将依托抚仙湖和化石地两张世界级名片,以高标准全面打造科创高地项目,集聚可用之才而用之,为玉溪高质量发展贡献澄江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