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澄江快讯  >  工作动态
​

澄江市委书记常成亮相北京广播电视台《县(区)委书记谈节水》特别节目,分享节水经验与实践!


来源:山水澄江 时间:2025-03-25 09:37 点击率:0打印 】【 关闭


节水中国行·北京朝阳

图片
图片
图片

640.jpg

《县(区)委书记谈节水》上集:


解锁因地制宜的节水密码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全球性问题,节水工作刻不容缓。作为2025年“节水中国行·北京朝阳”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县(区)委书记谈节水》(上集)于3月22日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录制。节目邀请了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云南省澄江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的县(区)委书记,他们分享了各自地区在节水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与创新举措。围绕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市场协同、群众参与等节水手段展开交流,旨在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张革书记|北京市海淀区:科技护水 智能制胜

640.png

       张革书记直言:“便捷的用水方式确实容易使人们忽视水资源的匮乏。实际上,北京作为超大城市,属于缺水城市,海淀区的水资源尤为匮乏,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北京人均的三分之一,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三十分之一。多年来,海淀区持续加强供水能力建设,构建起全链条节水管理体系,大力推广再生水使用,让每一滴水都能得到精准调配,切实保障了群众用水安全与便捷,助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他介绍,海淀区运用科技算法与模型,精准测算用水单位的用水量,并据此发放用水指标。在指标执行阶段,依托决策系统平台,借助智能水表、数据模型分析等工具开展精准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及时处置。经处置后,相关用水单位年节水率突破 20%。同时,海淀区通过 “政府引领 + 社会监督 + 公众自律” 的模式,动员全民参与节水,共筑节水防线。

      常成书记指出:“澄江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可用水资源量严重不足。自 2019 年 11 月起,抚仙湖长期低于法定最低水位。” 针对这一现状,澄江从控源节流、科学管理和优化布局三方面采取举措:推进抚仙湖取水替代工程,每年减少 1080 万立方米取水量;开展水价改革,使农业灌溉节水率达到 30% 以上,同时按照保证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合理优化生产用水的原则,明确用水顺序。他还强调,参照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对水资源进行清查摸底、优化配置结构、健全管理制度,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 “云南经验”。

常成书记|云南省澄江市:水预算管理 定义“水”的新规则

640 (1).png


      常成书记指出:“澄江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可用水资源量严重不足。自 2019 年 11 月起,抚仙湖长期低于法定最低水位。” 针对这一现状,澄江从控源节流、科学管理和优化布局三方面采取举措:推进抚仙湖取水替代工程,每年减少 1080 万立方米取水量;开展水价改革,使农业灌溉节水率达到 30% 以上,同时按照保证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合理优化生产用水的原则,明确用水顺序。他还强调,参照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对水资源进行清查摸底、优化配置结构、健全管理制度,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 “云南经验”。

宋喜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市场+创新 打造合同节水新模式

640 (2).png


      宋喜书记直击问题核心:“农业和工业是用水大户,仅靠居民节水远远不够。就拿利通区来说,农业用水占比曾高达 86%。” 为破解这一困境,他介绍,利通区引入社会资本,采用 “项目公司 + 合作社” 模式,全面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通过打造 “合同节水 + 水权交易” 双引擎驱动模式,实现了节水与产业增效的双赢局面。一方面,大幅削减了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另一方面,有力推动了乳制品等产业发展,最终达成政府、企业和农户多方共赢的良好成效。

      三位书记分别从高科技赋能、精细化水预算管理和市场化创新等角度,为我们呈现了节水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模式:借助高科技实现高质量节水,通过精准管理用好每一滴水,依靠创新激发全社会节水新动能。在全球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当下,节水不但是应对水资源危机的必然之举,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以非常之策治理水资源,让我们携手共进,共筑绿色未来。

640 (3).png

640 (4).png

2025年3月28日

北京卫视 北京纪实科教频道

2025年“节水中国行·北京朝阳”

主题宣传活动

《县(区)委书记谈节水》

敬请关注




来源:BRTV纪实科教

新媒体编排:保颖

初审:代文娟

复审:李晓燕

内容监制:陈超

终审:徐万林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