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江名师】春华秋实,行而不辍,照亮学生的那束光 | 孤山小学教师杨秋银


来源:澄江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9-08 10:43 点击率: 26打印 】【 关闭


【澄江名师】春华秋实,行而不辍,照亮学生的那束光 | 孤山小学教师杨秋银


点点星火,化作理想信念照亮她的前程,也汇聚为她照亮学子的一束光。从教十五年,杨秋银老师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一位学校管理者。改变的是她的角色,不变的是她对山区的坚守和教书育人的追求。

在杨老师的职业生涯中,“长大后我就成为您”的愿望,父亲的谆谆嘱咐,同事的倾心相助都是照亮她去往山区学校小路上的点点星火。

杨老师梦想成为一名教师的种子是由自己的恩师播种下的。从教授她初中语文的李清明老师身上,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她希望自己能成为像李老师那样的一束光,照亮学生、温暖学生。高中阶段,恰逢学校改革,李老师又成为了她的班主任。在李老师的启蒙和教导下,她如愿考进了玉溪师范学院,向自己的教师梦又迈近了一步。

然而,追求梦想的路上注定需要披荆斩棘。杨老师毕业后的求职之路并非坦途。在经历教师考编失利后,面对其他行业相对不错的就业机会,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到学校做一名代课教师。初出茅庐的她,毫无教学经验,处处碰壁,十分沮丧。每当迷茫时,她总会想起父亲对她说的话:“选好了,就要好好干,不能害娃娃!”这句简单朴实的话有着巨大的能量,总是让她意识到虽然自己只是一名代课教师,但肩上教育学子的责任一点也不能懈怠。幸运的是,刚踏上教师之路的她身边还有一群兢兢业业的工作伙伴。尤其是,她从教时的第一位校长总是在对她严格要求的同时又为她指点迷津。在他们的帮助下,杨老师慢慢适应了教师这个角色,从事这份职业、做好这份事业的心情愈加坚定了。

自成为一名教师后,杨老师心中始终怀有教好书、育好人的信仰。经过长期的教学积累和不断的学习探索,她深刻感悟到要走好教师这条路,就要潜下心来,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常怀“三颗心”。

这第一颗心是对于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在杨老师看来,教师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事关学生成长、国家命运、民族未来。因此,她对于教育教学常怀敬畏之心。她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师范专业出身的老师,即使不能做到“学高”,也一定要做到“身正”。每当站上讲台,她无论是语言行为还是站姿衣着都力求做到为人师表。

杨老师的第二颗心是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这种热爱是对自己所选择事业的热爱。在困窘之际,杨老师也曾有过转行的念头,但最终让她选择继续做一名老师的是孩子和家长的殷切期望,更是对教师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她说只有站在讲台上的自己才是自信的、从容的。

那第三颗心是对教育事业的本初之心。今年,是杨老师教书的第十五个年头。回首匆匆岁月,她仍然清晰的记得年少时那个想成为一名教师而埋首读书、练习试讲、参加考试的自己。站上三尺讲台,看着一个个明亮亮的眼神,看着他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她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教师存在的意义,更加坚定自己当好一名教师的信念。

做照亮学生的一束光,是杨老师想要成为一名教师最初的志愿,也是她在教师岗位上不变的追求。对待学生,她总是给予无私的爱和关怀。

代课的第二年,她便遇到了一位特殊的学生。这个孩子既不会听,也不会说。为了帮助他,杨老师除了经常通过家访与孩子家长探讨教育的方式方法外,还坚持每天利用课后十分钟的时间读课文给孩子听。经过日积月累的努力,这个孩子逐渐能够自主地说简单的词语到能够跟着老师读简单的课文。

对于班里调皮的孩子,杨老师也给予了极大的耐心和引导。她教过的一个小男孩凭着自己又高又壮,经常欺负小同学,告状的家长一批接一批。每次这个男孩犯错时,杨老师都会耐心地说教。不过这样的教育并不奏效,男孩总是转瞬即忘。对此,杨老师及时调整策略,转而让他发挥特长为班级做事。经过近三年的时间,孩子发生了惊人的转变,从班里的“小霸王”变成老师的“好助手”。他主动承担起班内事务,遇事时总是对杨老师说:“小杨老师,歇着吧,交给我来!”每次班级活动,他总会发挥自己的号召力,带着其他同学把事情做的井井有条。

想想自己成为老师的那份初心,望望岁月在自己从教路上留下的印记,看看身旁孩子的改变和进步,杨老师自己也终于成为了照亮学生的一束光。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