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蓬勃的夏日,各式各样的“尝新”活动上场了。“立夏尝三新”,“三新”也可以说“三鲜”,有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之分,如樱桃、青梅、穗麦,或蚕豆、苋菜、黄瓜等,根据地域特色而各不一致。
在山东武城,初夏时节,最美莫过于吃一碗鲜美的凉面。此时,北方的小麦逐渐成熟收获,“立夏面新上天”,寓意人们庆祝小麦丰收,吃碗凉面可以强身健体,以祈求带来一年的好运。小麦丰收后,用新鲜的小麦粉压制面条,是当地由来已久的立夏尝鲜习俗。先把新压的面条煮熟,锅里沸腾的面条麦香四溢;煮熟后,捞到提前备好的凉开水盆里降温,俗称“过水面”。沥干水分盛入碗里,配上吃面必备的六大样:蒜泥、黄瓜、炒豆角、西红柿蛋汤、咸菜碎和芝麻酱。其中,咸菜碎是最关键的提味调料,由香椿和胡萝卜咸菜剁碎后混在一起,味道特别醇香。最后,将切成细丝的黄瓜,码在凉面的最上层,均匀地浇上一勺芝麻酱即可。酸辣鲜香的凉面刺激着味蕾,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甩开腮帮子大快朵颐。

在江西上饶,饭麸粿是立夏之日的传统主食,也是当地一道特色小吃。街边小店和流动小摊上,都有饭麸粿出售。把大米放锅里蒸煮熟,将其捣烂,再将其搓成球状做粿,个头比汤圆稍小,放入用排骨或筒骨煮成的高汤里,再将豆芽、豆泡、芋头以及泡发后切丝的香菇、木耳、笋干、墨鱼等食材放入锅中煮熟,佐以葱、姜、蒜,还可以加入碎辣椒。这样煮出的饭麸粿汤鲜味美、顺滑可口,让人忍不住连吃几碗。

此外,立夏还有些特殊习俗,如“立夏称人”、“挂蛋”等。
“立夏称人”,是指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双脚悬空称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称体重。“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古人在立夏这天轮流称重,看秤人大声报数并添上吉祥话,意在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现在,立夏“秤人”的习俗仍流行。其实立夏称重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入夏前后气温变化大,早晚温差大,易发病,体重容易下降。立夏称一称体重,若体重增,称“发福”,若体重减,谓“消肉”。小孩增重父母高兴,老人增重儿孙快乐,寄托的都是祈求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
“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立夏这天,每家都会给孩子煮上一两只蛋。要特地选用红茶或核桃壳煮蛋,称为“立夏蛋”。孩子们得到立夏蛋后,并不急着吃,而是装在网兜里,挂在脖子上,三五成群奔跑于街头巷尾。女孩喜欢用花花绿绿的线绳结成漂亮的网兜,或给自己的蛋精心“装扮”一番,画上小兔子、小鸡等生动可爱的图案。男孩更热衷于“斗蛋”:一群顽皮的小伙伴聚在一起,紧握手中煮熟的鸡蛋,个个自信满满,斗志昂扬,撸起袖子,摆开架势,照准对方猛撞过去。电光石火之间,“咔嚓”一声,胜负立判。倏地收手,仔细查验,完好无损的是“赢家”,凹陷破裂的是“输家”。一轮轮比下来,直至还剩两个,却也难共存,一番决战,最终产生“年度蛋王”。最后,获胜者将“蛋王”挂在枝繁叶茂的老树上,寓意生生不息的希望。(祖新兰、司加义、谢良梅、梁海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