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市2025年1—6月经济运行分析 2025年上半年,澄江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育主体、抓投资、稳市场、促消费,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主要行业企稳向好,经济指标承压增长 上半年,澄江市地区生产总值(GDP)80.9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64.5亿元,同比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亿元,同比下降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57元,同比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3元,同比增长5.9%。 (二)农业转型向新求质,蓝莓花卉支撑强劲 将农业经济发展与抚仙湖保护紧密结合,按照“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保安全”工作思路,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正负面清单管控,发展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种植。二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9.7亿元,占总产值的93.6%,起主要支撑作用;林业产值0.29亿元,占比2.8%;牧业产值0.19亿元,占比1.8%;渔业产值0.06亿元,占比0.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13亿元,占比1.2%。蓝莓产量同比增长55.9%,花卉(鲜切花)产量达3415万枝,同比增长18.4%。 (三)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贡献突出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6.8%,同比增长8.7%,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个百分点,稳居核心引擎地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12.4%,同比增长6.7%,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个百分点;采矿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0.8%,同比增长69.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看,澄江市规上工业12个行业大类中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平稳增长,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 (四)消费市场稳中向好,网络零售实现新突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亿元,同比增长3.7%。从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8亿元,同比增长3.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8亿元,同比增长5.5%,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35.9亿元,同比增长3.6%,餐饮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4.1%。促消费行动成效明显,限额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五金电料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2.5%、1.6%、181.1%、31.5%、21.7%。汽车销售明显好转,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3.3%。1户网络零售企业纳规纳限,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2%。 (五)投资结构逐步优化,产业投资拉动有力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8.7%,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6.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00.8%;建安投资同比增长125%;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15.1%;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9.3%。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8.4%,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9.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7.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8.2%,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73.5%,三产投资支撑强劲。新入库项目49个,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达44.9%。投资回暖引发链式反应,推动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6.5%。 (六)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6月,澄江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六涨二降”。食品烟酒、衣着、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0.7%、0.9%、0.2%、1.4%、0.8%和3.1%;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7%、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57元,同比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3元,同比增长5.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5百分点,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为2.32,比上季度缩小0.17,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二、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一)客观理性看待经济形势 随着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澄江市委、市政府带领各级各部门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新挑战,上半年澄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较好增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均明显增长。但仍需看到澄江面临经济总量小、市场主体少、发展基础弱、创新能力不强等客观实际,尚需发展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纳规纳限工作不及预期 2025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四上”企业8户,其中:批发业2户、零售业1户、住宿2户、餐饮2户、服务业1户。纳规纳限工作进度滞后,规上工业、资质内建筑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3个行业尚无纳规纳限企业,主要靠存量企业拉动。规上服务业中的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水利4个行业均只有1个样本单位,存在1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决定一个行业情况的现状实际,易受市场等因素影响行业运行情况。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除开发经营外的K门类、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个行业暂无样本单位。 (三)经济运行基础稍显薄弱 规下工业样本体量小,能正常报数的企业仅3户,营业收入低,且无新增样本,对规下增加值增速拉动不大。建筑业总产值分布不均,部分建筑业企业无业务承接,受市场及建筑业资质改革等政策影响,建筑业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蓝莓贸易企业的季节性特征明显,无果期对销售额支撑不足。零售业企业与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结合度不高,未能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住宿业对希尔顿、海豚湾、翡翠湾等大酒店依赖较强,民宿、旅居酒店分散,稀释了大酒店入住率,影响住宿业增速。重大项目开工率不足,新入库投资项目总投资偏小,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有限。 三、下步工作建议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玉溪市委、澄江市委经济工作要求,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澄江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来,优环境、抓招商、育主体、扩投资、促消费,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生产经营 牢固树立“把企业的事当做孩子上学的事”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践行“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精神,在审批标准不降低、审批事项不减少,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交地即开工”“高效办成一件事”等系列审批改革落地见效;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蓝莓贷”“民宿贷”等特色信贷打通澄江市产业融资渠道,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为惠企“加码”、为服务“加温”、为经济“加速”,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办事少跑腿、服务零距离的便利,更好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二)坚持抓项目促投资,增强投资拉动作用 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机制,紧盯复兴明日之巅、国际康养中心、海口安置区等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全力以赴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着力抓好重大项目谋划,全力谋划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切实充实投资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扭转民间投资体量小拉动弱的局面;抢抓房地产政策机遇,加快商品住宅去库存,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强化部门联动,树立项目拉动经济意识,推动安耐电力、泰昆电缆等项目开工纳统,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 (三)补齐基础短板弱项,加大纳规纳限力度 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量,通过行政数据分析、基地转“四上”、主要产业培育、电商企业挖潜等措施推进纳规纳限工作,尽快补齐无样本单位行业“空白”短板,增加文化体育娱乐业、居民服务业样本单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蓝莓特色产业,实现延链、补链、强链,提升蓝莓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蓝莓实现从农产品到澄江旅游文化商品的转变,激发农业基地农贸分离、升规纳限活力,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