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进行时·干部示范|下沉一线解民忧 贴近群众暖人心——澄江以“百名干部进小区”活动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绘就共建共享幸福图景 |
|
来源:山水澄江 时间:2025-07-09 09:46 点击率:0【 打印 】【 关闭 】
|
|
|

今年以来,澄江市紧扣玉溪市“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要求,以“百名干部进小区”活动为抓手,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到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主动参与小区治理,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民生实事,努力打造“干部示范、群众当家、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小区治理工作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可谓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云珠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阮汉举和下沉到一线的干部们深知,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 “小事”,实则是关乎群众冷暖的民生“大事”,因为治理效能的提升,最终都要落脚于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
记者在云珠小区见到阮汉举时,他正在和大伙一起修剪苗木、检查排水口……这些只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每一户居民的家庭情况、每一类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他都如数家珍。在他看来,无论是下水道堵塞、车位抢占,还是邻里纠纷,每一件“小事”都被他当作“家事”认真解决,大家都称他是一本行走的“活字典”,小区治理这本厚重的“书”,每一页他都用心读过。
阮汉举介绍:“针对小区管理费收取难的问题,我们联合干部对未缴纳费用的住户进行耐心的解释,缴纳费用可以有效提升小区的绿化、卫生、灯光照明等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小区的实际困难,提高小区的居民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说起云珠小区,阮汉举了然于胸。这个建盖于1996年,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住户有200余人的老小区,由于缺乏物业管理,小区内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为切实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和人居环境,凤麓街道鼎新社区积极探索创新,以“百名干部进小区”活动为契机,聚焦老旧小区治理难题,逐步形成“百名干部进小区工作组+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小区业主委员会+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的小区治理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正是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力量,引导小区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在阮汉举的带动和协调下,云珠小区“百名干部进小区”工作组组员、业委会委员、小区党员和居民们协同发力,将小区治理得井然有序。
“百名干部进小区”工作组组员龚罗漫说:“我们在接到通知后的第二天,就在鼎新社区会议室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与社区和小区的工作者一起了解了小区的基本情况,商量分组,针对小区出现的重点难点进行任务分配,最后汇总工作情况。我们进行了入户走访,主要通过‘敲门行动’收集居民的诉求,直击他们所面临的痛点、难点,了解住户初步情况。接下来将继续对居民反馈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宣传引导,建立长效机制。” 阮汉举说:“通过‘百名干部进小区’活动,他们带来了政策资源和专业方法,使小区问题得以迅速解决,他们组织能力强,能凝结多方力量形成共识,最终解决小区的绿化环境问题,提高了小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在小区居民眼中,白天,他们梳理问题清单,精准研究解决方案;夜晚,他们走家入户,倾听居民的诉求,耐心沟通化解邻里心结,从解决管道堵塞的“老大难”,到协调车位资源的公平分配;从调解邻里口角的琐碎矛盾,到关注特殊群体的生活困境——干部们以解决“家事”之心,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如今的云珠小区,整洁有序的环境,居民脸上的笑容,正是治理成效最真实的注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印证着澄江市“百名干部进小区”活动的实践价值。
云珠小区居民李德生说:“在这里住了20多年,以前进大门的地方,路面坑洼积水严重,现在干净整洁,心情特别的好。”
云珠小区居民段宝祥表示:“通过‘百名干部进小区’,发动了群众,进行了物业管理,现在小区美化相当好,有凉亭、健身器材,大家有活动的地点,下雨天回家也方便,大家都比较满意。”
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地方经济数字的跃升,更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持续增强,云珠小区的改变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澄江市以“百名干部进小区”活动为熔点,锻造出一批批如阮汉举这样深谙民情、善解民忧的基层骨干,当干部真正沉下去、融进去、干起来,基层社会治理这本厚重的“书”便有了真实的群众读者,每一页的翻动都承载着民心所向,每一次书写都凝聚起澄江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百名干部进小区”工作组组长赵术涛说:“我们将紧扣‘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工作主线,持续发挥干部的表率引领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舒适的居住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