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组教师的执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实施深度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课题研究组于2022年4月14日下午在牛摩小学开展了路居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改进实践研究”活动,邀请了澄江市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及教研员莅临指导。 此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由课题主持人张洁老师作活动的说明及要求。 接着大家观摩了六年级《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同课异构”,参与的三位老师沉着冷静、围绕着“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改进实践”研究,自信地站在讲台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为本次活动的后续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位执教的是陈海青老师。她用“盲盒”这一时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了新课,接着通过猜想、探究、验证、应用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形可以有三种,最后把“化曲为直”这一数学思想融入到解决问题当中。 
第二位执教的是赵波老师。他别出心裁地把小组合作探究放在课堂的一开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赵老师操作希沃白板,直观的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和还原这个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多媒体的运用能力,值得大家学习。 
第三位执教的是邱艳老师。她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巩固练习几个环节来学习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明白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及学生自主订正这个部分,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观摩结束后大家集中开展了评课交流,共同研讨改进方法。首先由三位授课教师进行简短的说课和反思。 
紧接着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纷纷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环节都很清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较好,但整体上来说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具体体现在:1.备课时在备教具方面还有待提高;2.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教师的指导;3.教师过于理性,对课堂气氛的调动还不够;4.鼓励性语言的运用过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充分;5.缺乏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6.教师的亲和力,教学激情及感染力还不够。 
最后由研训中心教研员对三堂课进行点评。 王老师提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这课为什么课本上的例题使用罐头,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弄清楚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把数学思维融入到课堂中,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不要让课件限制了我们的思路。 吴主任提出,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推导公式这一部分,看似是学生在动手,实际是在教师的牵引下操作,每一步都是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本次活动在张洁老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张老师要求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下去要好好研究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弄清楚“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明白“三会”的本质就是数学核心素养。 三位教师都还年轻,他们在参与课题研究,“同课异构”准备的过程中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和进步,在今后的课堂中年轻的他们要更加注意教师问题设计的精准,关注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学生成长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绽放。 此次小学数学“同课异构”研究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路居镇的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也展示了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希望大家都能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路居镇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