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季度澄江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1-6月,澄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玉溪市有关工业经济工作要求,坚持“工业兴市”战略,加大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以赴推进工业经济增长。受价格波动、增量不足、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工业增速回落较大,工业经济呈现下降趋势。 一、1-6月澄江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情况 2024年二季度,澄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47.5%,增速较1-5月回升0.3个百分点,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一是黄磷企业产值、产量下降;二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市场低迷,处于半停业状态;三是无新纳规升规企业。 
二、二季度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分门类看:三大门类中,除占比较小的采矿业增加值有所提升外,其他两大门类都大幅下降。制造业占澄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96%,同比下降4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澄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同比下降59.3%;采矿业占澄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4%,同比增长17.9%。 分行业看:二季度澄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增9减”。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19.9%、非金属矿物采选业同比增长17.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88.2%、金属制品业同比下降76.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48.5%、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下降40.3%、食品制造业同比下降39.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22.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下降15.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同比下降9.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下降8.1%。 从产品产量看:二季度,主要工业产品产量“4增6减”。其中:饲料产量总计3.5万吨,同比增长25%;表面活性剂产量总计18373.1吨,同比增长24.4%;石灰石产量总计28.5万吨,同比增长14.9%;绝缘制品产量总计6808.9吨,同比增长0.2%。水泥产量总计4.4万吨,同比下降94.1%;商品混凝土产量总计12万立方,同比下降70.9%;磷酸产量总计2.7万吨,同比下降46%;食品添加剂产量总计0.2万吨,同比下降33.3%;饮料酒产量总计1.6万千升,同比下降15.8%;黄磷产量总计24548.7吨,同比下降7.8%。 三、存在的问题 (一)黄磷企业产值、产量下降。一是贵州、四川等磷酸企业广泛采用湿法磷酸技术生产磷酸,每吨成本比热法磷酸生产低1000元左右,对澄江市黄磷、磷酸销售造成一定影响。二是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电器企业日益壮大,导致日本等国外企业电子产品销量减少,对电子磷酸的需求也逐步减少,导致澄江市磷酸出口量下降明显。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较弱,2022年澄江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仅为2.6%。同时,澄江市产业结构以制造业特别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缺乏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三)停产半停产企业影响较大。截至2024年6月,澄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停产半停产企业5家,这几家企业合计产值下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7个百分点。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产业化升级。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形成特色规模产业。结合澄江市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现有磷矿资源的基础和优势,沿着磷矿、磷酸、磷酸铁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市场竞争能力。 (二)加强监测预警,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分析,密切关注磷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发展,关注有倾向性、苗头性、拐点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着力抓准抓早,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三)推动创新发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以产业集聚人才,用人才引领产业,切实提升人才供给质量。加快推动制造业创新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