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抚仙湖保护治理 推动澄江绿色发展


来源:云南网 时间:2017-11-30 15:43 点击率: 43打印 】【 关闭

加强抚仙湖保护治理 推动澄江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依法治湖,铁腕治污,拓宽投融资渠道,不断探索实践标本兼治的抚仙湖保护治理路子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其中,绿色发展所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直接关系滇中地区生态安全,关系着珠江水系及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生态安全。省第十次党代会在对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部署时,明确要求加强长江、珠江等六大水系和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多年来,澄江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依法治湖,铁腕治污,拓宽投融资渠道,不断探索实践标本兼治的抚仙湖保护治理路子,支撑和推动澄江绿色发展。

抚仙湖保护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澄江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生态优先,全力抓好以抚仙湖和帽天山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自“十一五”以来,共投入抚仙湖保护治理资金40余亿元,实施了72项环保工程和措施,抚仙湖稳定保持Ⅰ类水质。抚仙湖保护治理主要开展了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全面禁船禁渔,全面关停取缔抚仙湖流域机动船只。共取缔278艘机动船艇、3架水上飞机营运,取缔拖捕银鱼的燃油机头1853个,取缔在抚仙湖水体区暂养水生生物的行为。

铁心关矿关厂。对帽天山周边储量达7600万吨、市场价值约167亿元的14个磷矿点实施了关停禁采,共关闭径流区26家企业、49个砂石场,直接损失财政收入来源29亿元,每年减少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约1.5亿元。

坚定不移地实施“四退三还”。通过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拆除临违建筑36万平方米,共退出一级保护区农田8400亩、鱼塘493亩;启动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搬迁沿湖居住群众1756人,建成人工湿地32块2394.99亩、生态调蓄带2.8公里。实施林业生态建设22.73万亩,种植核桃11万亩,增加生态涵养林4.22万亩,开展水土流失防治180平方公里。

实施工程项目。完成总体投资35.5亿元的“十二五”抚仙湖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项目。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二期、仙湖时光栈道项目快速推进,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龙润园安置房项目建设完工,第一轮分房选房工作已结束;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等45个抚仙湖“十三五”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项目,已有27个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抚仙湖北岸沿湖村落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15.5万亩高效节水项目、抚仙湖径流区10.35万亩植被恢复治理项目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城镇供排水及垃圾收集处置项目、抚仙湖径流区植被恢复治理项目被列入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其余项目正抓紧完成前期工作和开展项目PPP模式建设相关准备工作。

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调优一产、调精二产、调强三产,以发展蓝莓、荷藕、景观苗木为重点,建成玉溪庄园、吉花荷藕等11个生态农业庄园,完成全国南方农业高效节水减排高西片区试点项目,对流域内4.75万亩耕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5∶33∶52.5,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结构。

全面强化非工程措施。澄江化石地保护进入省级立法程序,强化抚仙湖综合行政执法,加强水政、渔政、航政管理,推行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机制,整合各方力量深入开展“仙湖卫士”行动和“四清”保洁活动,逐步形成人人呵护抚仙湖的良好社会氛围。

积极承担抚仙湖径流区托管工作。根据玉溪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抚仙湖径流域移交接管工作,实现了托管区域思想不乱、工作不断、秩序井然、民心稳定,托管区移交工作推进顺利。

持续、全面推进抚仙湖保护治理

坚持保护优先,推动澄江绿色发展。一是继续巩固发挥好抚仙湖“十二五”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成果,全面拓宽项目管理投融资渠道,主动谋划、多形式筹措资金,启动145亿元的45个抚仙湖“十三五”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项目建设,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抚仙湖。二是加快推进“一城五镇多村”建设及城乡环境整治工程,确保沿湖2.8万人生态移民搬迁,推进广龙旅游小镇6000人及立昌旅游小镇3000人生态移民项目尽快建成,加快抚仙湖沿湖12家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退出一级保护区,有效保护抚仙湖。三是继续加快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建设步伐,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构建抚仙湖保护生态屏障。四是启动总投资23.23亿元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项目所有工程,实现流域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零排放。五是继续加快抚仙湖径流区15.5万亩高效节水减排项目建设,切实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六是加快推进“增绿添色·点亮澄江”行动计划,大幅提高抚仙湖径流区植被覆盖率。

以旅游重大项目为切入点,丰富旅游业态布局,全面启动全域旅游景区创建。以旅游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强与云南建投集团在综合交通、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的项目建设、融资、运营、管理和开发等方面的深化合作,加快推进环湖交通、新城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及广龙旅游小镇、呈澄高速一级公路、海绵城市等建设工作,补齐抚仙湖基础设施的“短板”。启动抚仙湖沿湖旅游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好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等节赛事,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抚仙湖对外宣传形象。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加快推进与北京吉奥合作的抚仙湖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建设,打造农业观光体验、健康养生、商务会议、运动休闲4类庄园品牌,建成玫瑰文化庄园等13个特色精品庄园,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业产业链和附加值。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在稳定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的基础上,围绕旅游业做大做强中国东南亚食品商贸仓储物流港项目,把澄江打造成距昆明最近的、最具有交通优势的现代大宗物流园区。同时围绕抚仙湖、澄江化石地文化创意,发展旅游艺术衍生品制造加工业。以旅游业延伸产业发展助推三产发展,进而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大融合、大发展。

同舟共济,务实创新,继续抓好托管区工作。一是对工作衔接上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对托管区尚未移交或未全部移交的资产、项目、工程、游船审批管理等事项及历史遗留问题全面主动承接,所有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到位。二是针对托管区群众办事不方便的问题,成立孤山片区便民服务网点解决办事难问题,成立孤山片区管理委员会全面加强孤山景区整治管理,开通环湖公交路线,完成托管区1000余盏环湖路灯安装。三是抓好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完成5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抚仙湖径流区全面脱贫。以仙湖卫士党建工作委员会为抓手,启动沿湖18个村(社区)“仙湖卫士”环湖党建圈示范点工作,全面强化沿湖基层党建。


来源云南网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