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为城市游“加分”


来源:中国文旅门户网站 时间:2023-05-22 14:56 点击率: 224打印 】【 关闭


到江西南昌滕王阁背诵《滕王阁序》争取免费游览机会、到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与李白对诗、到山西太原晋祠景区品赏古建筑……近期,全国多座城市凭着传统文化底蕴出圈,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在旅游业的推动下,一项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来,成为当地旅游的加分项

  催生新打卡点

  因深厚历史底蕴和人文风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古城景区一直是西部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如今,这一传统景区有了许多新玩法:穿着民族特色服饰拍一套旅行写真、购买当地特色文创等。五一假期,喀什古城景区接待游客25.49万人次。

  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武婧仪专为拍摄写真而来。喀什古城就像是一座天然的摄影棚,这里的迷宫式街区十分有特色,热闹的巴扎十分有烟火气,随手一拍,都是很漂亮的照片。如今,像武婧仪这样的游客越来越多,让一批旅拍店成为古城里的新打卡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游客不仅要领略山河壮美,还要领悟文化之美,非遗理当以全新的方式,展示其时代价值,成为更多人得以看见的时尚。非遗正成为许多地方旅游的新亮点。

  祖里甫卡尔·阿巴拜克力在喀什古城经营一家泥巴艺术烫画创意工作室,他是喀什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八代传承人。古老的土陶工艺用河泥做原料,制坯、晾晒、上釉、烧制,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图纸和模板,完全依靠匠人的手感和经验。喀什土陶造型古朴、素雅,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和艺术魅力,受到国内外游客喜爱。一些到喀什古城旅游的游客还会体验亲手制作土陶。祖里甫卡尔·阿巴拜克力发现,主动了解土陶、喜欢土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当地的手艺人正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让这一古老技艺焕发出新魅力。

  塑造向往之城

  日前,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在四川成都举行。广州、长沙、西安、昆明、扬州等地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这些城市无一例外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广州为例,它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等。西安作为老牌旅游城市,传统文化是其最鲜明的标签。近年来,西安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等已成为叫得响的文旅IP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魏翔指出,游客向往西安,不仅是想到西安观光,更想通过沉浸式的体验真切感受长安这座古城,领略西安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和融入文旅产业的科技范儿。

  许多城市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何用好这一资源,让城市真正成为游客的向往之城?戴斌给出答案:游客更加看重文化内涵和体验。

  “五一假期,江西南昌滕王阁景区上线《滕王阁序》VR自助背诵评分平台,虚拟数字人化身唐代诗人王勃,担任考官为游客评分,评分达标的游客即可免费游览。这一活动吸引许多游客前往挑战。滕王阁管理处综合管理部副主任毛琦介绍,滕王阁景区在常态化开展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活动的基础上升级了背诵方式,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注入更多现代科技元素,给游客带来便利和乐趣。

  展现美好生活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景区,更在社区。随着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人们到一地旅游,关注点已从风景名胜转向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去看精致的景区,也去当地人爱逛的菜市场。戴斌指出,最美的风景是人”“寻常生活客自来

  每到周末,家住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平顺都要到金桥公园赴约,在那里,一群喜爱戏曲的朋友定期相聚,唱上几嗓子,交流学习戏曲的心得。2016年,金桥公园在改造时融入了戏曲元素:公园外围墙立柱上装饰着栩栩如生的戏曲美图,园内指引标识上配有中华戏曲小知识介绍,戏曲长廊环绕着淮音广场,园内还不定期举办戏曲摄影、戏剧沙龙、绘制脸谱等活动。在这里,游客和戏曲爱好者可以直观感受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这里环境好,景色美,戏曲文化氛围浓厚,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戏曲公园张平顺笑着说。据了解,金桥公园通过改造实现了戏曲与社区互动,真正让传统文化融入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市集也成为集中向市民和游客供给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山东有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了用好这一资源,当地创新性地推出了黄河大集这张文旅新名片。黄河大集上不仅有特色农副产品,也有当地特色文化展示,其中不乏非遗技艺。赶黄河大集,已成为许多游客赴山东的主要目的。赶的是热闹,是人间烟火气,也是传统文化味儿。统计数据显示,自山东开展黄河大集活动以来,全省共举办线下市集1.6万余场,销售额近52亿元;组织线上直播带货活动2.5万余场,销售额超110亿元。黄河大集不仅成为传统文化展示的重要空间,也是展现当地人美好生活的重要窗口。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