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反诈|这篇老年诈骗指南请收好


来源:澄江警方公众号 时间:2022-03-28 16:06 点击率: 1打印 】【 关闭

当今社会,诈骗套路层出不穷

而老年人的防范意识薄弱

常常成为诈骗分子的下手对象

作为老年人,如何防诈骗呢?

这一份防诈骗指南请收好!

 

01

保健品诈骗

 

老年人十分注重养生,诈骗分子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某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会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各种神奇的偏方疗法。

诈骗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

面对保健品诈骗时,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神丹妙药。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诊治,相信医生。不要从非法渠道购买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可能会加重病情。

 

02

收藏品诈骗

 

收藏品诈骗的受害者多数是老年人,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了老年人喜欢收藏东西,但又对这方面的知识不了解,不会辨别真伪,就以高价回收作为诱饵来吸引老年人进行购买。

为了促成老人最终付款,骗子还会安排专人扮演托儿的角色,在此骗局中大都会承诺回购保本+合同保障。通常情况下,有了溢价回购的承诺和合同保障,很多老人最终同意付款。

 

防诈提示

拍卖藏品,要认准有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正规拍卖公司在藏品未成交之前不会向卖家收取任何费用。如果需要签署藏品回购合同时,建议寻求律师帮助。

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者拍卖时,不要轻信电话、网络、电视推销,谨防所谓拍卖公司艺术品公司的诈骗陷阱,发觉被骗要及时报警。

 

03

中奖诈骗

 

中奖诈骗主要通过信息群发,对受害者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网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或邮件,受害人一旦联系兑奖,犯罪分子就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各种名目要求受害人汇钱,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

天上不会掉馅饼,更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人平时一定要注意增强防骗意识,收到类似中奖信息时千万不要轻信,不要贪图意外之财,以免上当受骗。

 

04

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的薄弱法律意识和恐慌心理,以及对子女的关心,声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等手段,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防诈提示

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一旦陌生人在电话中提出汇款、转账、垫资等要求,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轻易汇款,如果无法辨别,可咨询附近公安机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05

低价旅游诈骗

 

诈骗分子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老年人旅游,然后通过强制、诱导、忽悠、捆绑销售等手段,诓骗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奢侈品等商品,或者途中变相增加各种高额费用。

 

防诈提示

老年人一定要学会甄别旅游机构的资质,主动拒绝不合理低价游,不盲目追求便宜,签约正式旅游合同,当自己不能辨别真假的物品谨慎购买,在旅游消费时,务必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

 

06

以房养老诈骗

 

诈骗分子将目标瞄准老年人的房子,推出以房养老项目,忽悠老人抵押房产贷款,将贷到的钱用于购买高收益理财项目。前期老人还能获得收益,而后骗子卷钱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人钱房两空。

 

防诈提示

老年人要主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去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警惕高息0风险理财项目,远离非法集资,并积极与子女沟通,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

 

老年人如何防诈骗?

 

1. 不要轻易相信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2.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更不要随便安装陌生应用。

3. 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4.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如有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来源:互联网

 全民反诈|这篇老年防诈指南请收好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