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土著鱼繁殖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表事项公示的公告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新批准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敬请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公示起止时间: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5日。 意见反馈联系单位: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 联系电话:0877-6917529 联系邮箱:chjhb@126.com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 2020年12月21日
2020年12月21日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新批准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5日。 电话:0877-6917529 传真:0877-6917528 通信地址: 澄江市人民西路延长线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基本情况 | 1 | 抚仙湖土著鱼繁殖基地建设项目 | 澄江市九村镇九村村委会鸡脖子水库坝脚 | 云南澄江东联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项目占地面积2621.3 m2,总建筑面积48m2,主要建设抚仙湖土著鱼繁殖鱼池及其基础辅助设施,管理用房。项目建成后年产抚仙湖土著鱼200万尾。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25万元。 |
项目环评报告结论及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结论 本项目属于内陆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且项目于2020年10月14日项目取得了澄江市发展和改革局下发的澄江市投资项目备案证(澄发改发[2020]116号),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2、规划符合性分析 《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和其他各类保护地。其中,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包括水土流失敏感区和石漠化敏感区。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牛栏江流域上游保护区水源保护核心区等。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云政发[2018]32号)》,项目用地不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范围内。 3、选址合理性分析 项目场地是澄江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中心将所管辖的鸡脖子水库坝脚鱼塘的日常管理养护委托给云南澄江东联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黎明,双方于2020年7月9日签订了管护协议,澄江市水利局鉴证,项目地不属于基本农田。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云政发[2018]32号)》,项目用地不属于生态保护红线,项目不在抚仙湖保护区内,与相关管理条例不冲突。建设项目选址及周围200m范围内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和文化、自然遗产,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建设项目为内陆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废水、废气、废渣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妥善处理后,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是合理的。 4、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澄江市九村镇九村村委会鸡脖子水库坝脚,属于大气环境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依据《玉溪市环境空气质量专报》,澄江市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有效天数364天,一级241天,二级114天,超标天数3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2%,2019年澄江市环保局监测定位环境空气PM10 、PM2.5、SO2、NO2、CO、O3均能满足要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2%,因此项目区域可判定为达标区。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的地表径流经九村河、七江河,最终进入南盘江。项目九村河现状资料引用《澄江希伯特啤酒项目报告书》中九村河澄江县九村集镇及蛟龙潭片区污水处理厂下游500m的监测数据。九村河澄江县九村集镇及蛟龙潭片区污水处理厂下游500m处水质监测中的8项监测因子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区主要为农田、灌木、乔木、杂草,人烟稀少。主要噪声源为人群活动噪声,没有其他大的噪声源,项目地声环境质量良好。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农村地区,周边无工矿企业分布,项目区域及周边声环境质量较好,能够满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4)生态环境现状 经现场踏勘,建设项目周围主要是农田及林地。常见动物主要有鼠、麻雀、燕等,周边200m范围没有原生植被和国家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动植物。工程范围内无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种,无国家级和省级规定保护的古树名木,生物多样性简单。 5、环境影响分析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负面影响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且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除。 5.2运营期环境影响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建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臭气。项目生态净化塘会产生少量臭气,其主要成分为H2S、NH3,通过加强厂区绿化及自然通风进行无组织扩散,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小。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给水水源地为给水为鸡脖子水库,水量充足,供应有保障,本项目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养鱼用水为流动活水,鱼池出水口设置一根排水管,晴天养殖废水10%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表1中旱作作物标准后通过厂址现有抽水站灌溉周边农田,90%经生态净化塘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的一级A标准和《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二级标准通过排水管直接排放进入九村河,流经七江河,最后汇入南盘江,雨天所有养殖废水均处理达标后排放至九村河。通过分析,项目养殖废水经过生态净化塘处理后外排是可行的。预测结果表明生态净化塘正常运行时,处理后外排的废水对九村河的影响较小,排放后九村河仍然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质标准。该项目职工人数2人,由于职工不在场地内食宿,仅在项目区内进行日常看守,不产生生活废水。综上所述,通过合理处置,该项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是内陆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内无大的噪声源。运营期内防止人为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号,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评价认为项目运营后通过合理布局、绿化、减少鸣笛等降噪减噪措施后,不会扰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死鱼、鱼池污泥、废饲料包装等。 生活垃圾:该项目职工人数2人,由于职工不在场地内食宿,产生的生活垃圾较少,这部分垃圾袋装收集后自行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 鱼塘污泥:产生的坑塘清淤的污泥(含有残饵和鱼类排泄物)可用作农田肥料。 死鱼:产生量少,周边农户用于饲养家禽。 废饲料包装:统一收集后可外售给专门收集塑料袋的居民。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经过妥善处置、综合利用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评价认为,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措施可行。
6、环境保护措施 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不涉及任何土建工程,仅对鱼池用海盐和生石灰进行消毒清理,铺上塑料膜。 (1)包装袋和施工垃圾统一收集带走交由垃圾处理点处理。 (2)提倡文明施工,防止人为噪声。 6.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厂区绿化。 ②定期清理鱼塘,加强水流循环量。 ③加强巡视,发现病死鱼尽快打捞后无害化处理。 ④厂区生活垃圾及时清理。 (2)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投放饲料,减少饲料浪费,减小氮磷的产生。 ②晴天养殖废水10%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表1中旱作作物标准后通过厂址现有抽水站灌溉周边农田,90%经生态净化塘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的一级A标准和《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二级标准通过排水管直接排放进入九村河,流经七江河,最后汇入南盘江,雨天所有养殖废水均处理达标后排放至九村河。 ③生态净化塘利用多种生物进行水体净化处理的池塘。塘内一般种植水生植物,以吸收净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通过放置滤食性鱼、贝等吸收养水体中的碎屑、有机物等,处理达标后再排入九村河。 ④生态净化塘要定期处理,将底泥、有机物清理用于农田施肥。 ⑤死鱼采取无害化处理。 ⑥生态净化塘具有一定防渗功能,主要收集鱼池的养殖废水,无其他废水汇入其中。 (3)声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号,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①鱼池底泥: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山地和农田施肥; ②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自行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 ③死鱼:产生量少,周边农户用于饲养家禽; ④废饲料包装:统一收集后可外售给专门收集塑料袋的居民。 7、总结论 本项目属内陆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及规范要求,选址合理可行,平面布置合理。项目选址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处置后,能够达标排放,不会对项目区及外环境造成大的影响。通过分析,项目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有效、可行。在认真落实环评中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保证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情况下,项目建设不会降低和改变该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环境功能。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03-正文-抚仙湖土著鱼繁殖基地建设项目-报批稿.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