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有焊接烟尘、扬尘,施工期废气污染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施工期设置施工围挡,定期对场地道路进行洒水降尘,设备材料运输车辆采取布篷临时遮盖,合理制定施工作业时间,尽量缩短工期。 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不设食宿,施工期无施工废水产生。 3、声环境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噪声,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 ②文明施工,施工器材、设备零件等轻拿轻放,运输车辆限速行驶。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主要固废为材料切割产生的固体废物、施工人员旱厕粪污等,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①材料切割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回收出售的出售给资源回收单位,不可回收部分由建设单位定时清运处理,并按当地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 ②施工人员不在内食宿,生活粪污经旱厕化粪池收集后委托周边村民清掏。 5、生态环境 项目租用澄江县德安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场地及厂房,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场地及厂房均为闲置状态,项目区域内由于多年的人工活动干扰,原生的植被已经不存在,基本已无野生动物活动,施工期主要进行设备安装,不新增用地,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废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废气影响分析 1)喷漆及晾干废气 项目楼梯原件需进行两次喷漆处理,采用自动喷漆设备,物件经人工依次挂至自动喷漆流水线挂链上,通过输送带依次进入底漆及面漆房进行自动上漆处理。喷漆过程中,漆料在高压作用下雾化成漆雾,大部分漆雾附着在工件表面,其余逸散在喷漆房内,形成漆雾颗粒。本次核算按照成分中挥发性物质全部在喷漆及晾干工段中挥发,树脂等非挥发成分按照工件附着率为70%,20%形成漆渣,10%形成漆雾剂。 喷漆房求进行全密封,采用负压抽风,将系统喷漆废气统一抽吸至一套“水帘+活性炭吸附系统”进行处理。参照《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2021)中“203木质制品制造行业--涂饰--木楼梯--涂料(溶剂型)--喷漆”颗粒物采用其他(水帘湿式喷雾净化)去除效率为80%,挥发性有机物采用性炭吸附去除效率参考取值21%。喷漆房负压抽风采用2500m³/h的风机。 2)无组织颗粒物 项目原件卸车码放过程会产生少量木屑颗粒,产生量较小,预计产生颗粒物为0.02t/a,0.008kg/h,呈无组织排放,通过车间沉降,加强厂区地面清扫控制、通风扩散后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3)燃油机械尾气 汽车尾气来源主要为运输车辆在项目区内行驶过程以及叉车使用过程产生,尾气中主要成分为CO、NOx和总碳氢化合物(THC)。项目内车流量不大,且项目内转运距离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经自然扩散、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旱厕异味 旱厕会产生少量异味,因产生量较小,通过加强区域通风、加强厂区绿化吸收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气保护措施 该项目喷漆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低,且含有漆雾,采用“水帘喷雾湿式系统+活性炭吸附系统”装置进行处置。水帘能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漆雾、粉尘等杂质,该项目属于低温度低浓度废气满足活性炭吸附法。该处理装置处理效果能满足要求,成本较低,且属于《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技术规范》中的可行技术,因此,项目废气采用“水帘喷雾湿式系统+活性炭吸附系统”装置是合理可行的。 喷漆房废气通过一套水帘+活性炭吸附系统处理后排放经一根25m高DA001排气筒排放。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项目周围20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20m(沿用一楼的厂房为4层砖混结构,楼高20m),该排气筒高度设置为25m,根据核算,污染排放浓度及速率能达到排放标准。 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是卸货的少量粉尘、逸散的喷漆废气、晾干废气、燃油机械尾气及旱厕异味等,项目生产设备均位于生产车间内,生产车间采用彩钢瓦进行封闭。卸货颗粒物多为车间沉降,及时进行清扫收集,减少厂外无组织排放。加强喷漆房的密封性,减少废气溢出,加强绿化,对燃油机械尾气及旱厕异味进行吸收扩散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无组织废气采取以上措施治理后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及《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相关污染控制标准。 (二)废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废水影响分析 (1)用水及废水产生情况 项目区不设食宿,生产过程不使用水,仅员工洗手、绿化及废气处理设施中水帘处理系统定期更换使用水。废水主要为少量员工洗手废水、水帘更换废液(作危废处理)。 ①员工用水及废水产生情况 项目员工13人,员工办公废水本次按照用水量15L/d·人计,则用水量为0.2m³/d,60t/a,产污系数0.8,废水量为0.16m³/d,48t/a,污染因子主要为SS,环评提出设置一个1m³的沉淀池,洗手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厂区道路洒水降尘。 ②水帘系统定期更换用水及废液产生情况 项目喷漆废气处理系统设置一台水帘柜。喷漆房产生的漆雾随气流引至一体化水帘柜,附着漆雾后的废水经水帘柜底部的水槽收集,由设置于水槽中的过滤装置将废水中的漆渣过滤后循环使用。根据设计资料,水帘柜储水容积0.5m3,项目对水槽中的废水每季度更换一次,更换的废水量约为0.5m3/次(2t/a),废水为危废,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漆房日工作8h,水帘柜循环水水量为0.5m3/h(4m3/d),损耗按10%计,则项目水帘柜补水量为0.4m3/d,120m3/a。补充水由新鲜水供给。水帘系统年总用水量122t/a。 ③绿化用水 项目绿化面积约为300m2,绿地浇灌需要消耗一定的水量,绿化用水经植物吸收、蒸发损耗,不产生废水。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T168-2019)中相关标准及项目实际情况,绿化用水晴天取3L/(m2·d)的用水量,雨天不用水,则项目晴天需要消耗的绿化用水量为0.9m3/d,晴天按照210天计,则每年消耗的绿化用水量约为189t/a。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少量洗手废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厂区道路洒水降尘,水帘更换废液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初期雨水经雨水池收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项目生产过程无废水外排,对周围水环境影响不大。 (三)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为喷漆流水线、废气处理系统的风机等发出的噪声,声源强度在70~75dB(A)之间,采取底噪设备、厂房隔阻等降噪措施,噪声衰减15dB(A)。 在厂房隔声围墙阻隔、空气吸收、距离衰减情况下,项目昼间各厂界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项目选用低噪设备,产噪设备置于室内,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且项目夜间不生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四)固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危废。 (1)一般固废 ①生活垃圾 项目劳动定员13人,均不在项目内食宿,生活垃圾按0.15kg/人·d计,年工作天数为300d,则年产生生活垃圾约0.6t。厂区内设置垃圾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②旱厕粪污 项目设置旱厕,粪污产生系数按照0.2kg/人·d计,年工作天数为300d,则旱厕化粪池粪污约0.78t/a。委托周边村民定期清掏作农家肥使用。 ③加工残次品 项目卸货等过程损坏率取1‰,则损坏楼梯约100支/a,平均一支重量约2.5kg,则残次品年产生量0.25t/a,运回公司其他加工厂重新加工。 ④包装废料、废劳保用品 成品包装捆扎过程会产生少量包装废料,产生量约5t/a,主要为塑料包装条带,项目员工工作时会涉及使用手套、安全帽等,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项目所产生废弃劳保用品量约为0.5t/a。均收集后出售废品回收站。 (2)危险废物 ①废机油、机油桶、机油沾染物 主要来自设备液压,润滑系统换油及设备维修,产生量约为0.3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废机油属于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中的900-249-08,集中收集后委托资质单位处置。 ②废活性炭 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对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处理,项目产生废活性炭约为0.59t/a(包括活性炭及有机物)。废活性炭统一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 ③油漆、稀释剂、固化剂等废包装桶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油漆桶,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分类编号为HW49其他废物中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经收集后暂存危废间,定期委托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④水帘废液及漆渣 水帘废液:喷漆水帘废水需定期更换,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水帘废水每季度更换一次,产生量约2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分类编号为HW49其他废物中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 漆渣:根据计算,漆渣产生量为0.39t/a,漆渣定期清扫收集。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废油漆渣属于HW12染料涂料废物中900-252-12类“使用油漆(不包括水性漆)、有机溶剂进行喷漆、上漆过程中过喷漆雾湿法捕集产生的漆渣、以及喷涂工位和管道清理过程产生的落地漆渣”。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清污分流 按清污分流分质处理的原则,洗手废水及雨水要有组织地分别排入对应的系统管网和收集、处理系统处理。 2)防渗措施 根据不同区域的防渗要求,本评价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划分,提出具体的防渗系数要求,分述如下: a.重点防渗区 防渗技术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防渗措施:建议采用“抗渗系数为P8水泥+2.0mmHDPE膜+环氧树脂”进行防渗,使其地面、围堰区达到渗透系数≤1×10-10cm/s的防渗性能。 b.一般防渗区 防渗技术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或参照GB16889执行。防渗措施:沉淀池防渗层建议采用2.0mm厚HDPE防渗膜+硬化,防渗性能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1.0×10-7cm/s;生产厂房、一般工业固废存放区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防渗,等效粘土防渗层Mb≥0.75m,K≤1.0×10-5cm/s。 c.简单防渗区 采用防渗混凝土作面层,面层厚度不小于100mm,渗透系数≤10-7cm/s,其下铺砌砂石基层,进行一般地面硬化。 3)应急处置措施 ①如发现地下水、土壤污染事故,应立即向公司环保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报告,调查并确认污染源位置; ②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阻断确认的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渗漏到地下,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范围扩大; ③立即对重污染区域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包括开挖并移走重污染土壤作危险废物处置,防止污染物在地下继续扩散; ④若有必要,对项目区地下水进行监测,确定水质是否受到影响。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危险废物必须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分类管理,分类存放;配备必要的危险品事故防范和应急技术装备。 ②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配置泡沫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③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等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④危废暂存间地面及围堰采用“抗渗系数为P8水泥+2.0mmHDPE膜+环氧树脂”进行防渗,使其地面、围堰区达到渗透系数≤1×10-10cm/s的防渗性能。 ⑤危废暂存间内废机油暂存区域设置0.3m高的围堰,围堰形成区域的容积大于日常储存容积,用于收集、暂存事故情况下废机油。围堰防渗措施参照地面防渗要求。 ⑥盛装废机油容器上必须贴相应的危险废物标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都必须按环境保护图形《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⑦设置危险固废管理台账,如实记载废机油的来源、数量、特性、包装容器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贮存期间,定期对存储容器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破损容器。 ⑧根据本次提出的油漆和稀释剂等贮存事项、预防措施、事故响应以及泄露应急响应相关要求配备相应消防设施及预防管控系统。 ⑨制订详细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将应急预案要点细化列入,并上报当地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三、结论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选址、布局合理可行;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以及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废气、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在采取环评提出的防治措施后,废气和噪声均能达标排放,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项目洒水降尘,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项目产生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在认真执行设计方案及环评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在方案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