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在采取对施工场地、入场道路进行定期洒水降尘; 2、车辆进行篷布遮盖、控制车速等措施后,能够减少施工期产生的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无生产废水产生,主要是员工生活污水,收集至临时沉淀池后定期清掏。 (三)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强度低,具有时效性,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为降低施工期间的噪声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场地合理布局,高噪声作业点布置在场地中部,有效利用噪声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作用;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3、施工器械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做好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期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废弃包装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筑垃圾和废弃包装分类收集后,能回收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运至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堆放; 2、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二、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运行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水泥筒仓呼吸口粉尘 项目水泥筒仓呼吸口颗粒物通过2 个水泥筒仓顶部各配置 1 台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4915-2013 )表 1 排放限值标准后,由15m 高排放口(DA002-DA003)。 (2)搅拌机粉尘 项目整个生产工艺为湿式作业,能有效避免生产加工工艺中粉尘的排放,但搅拌过程中仍有少量粉尘产生,每台搅拌机均配置1台布袋除尘器,搅拌粉尘经除尘器处理达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13)表 3 无组织排放限值标准后排放。 (3)场内运输道路扬尘 项目场内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扬尘,属于无组织排放,定期对厂区道路进行洒水降尘。 (4)砂石料堆场卸料及堆放扬尘 砂石料堆场卸料及堆放扬尘通过洒水降低湿度和定期喷淋降尘来控制其产生,堆场除进、出料口,其余面均用彩钢瓦封闭。 (5)砂石料上料仓粉尘 砂石料上料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通过对除砂石料仓进、出料口外的其余面进行彩钢瓦封闭,并在料仓顶部设置喷淋降尘装置来控制粉尘的产生。 (6)砂石料皮带输送粉尘 机制砂、公分石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搅拌机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皮带输送机上方的喷淋降尘装置降尘后,呈无组织排放。 (7)筛分、破碎粉尘 破碎机、筛分机上方分别设置1个集气罩,产生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均引至1 套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表1排放限值标准后,通过1根15m 高排气筒排放(DA001)。 (二)运行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生产废水 搅拌机清洗废水。搅拌机冲洗废水经砼运输车罐体收集至沉淀池旁的砂石分离器,分离出的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晴天先用于厂区洒水降尘,剩余作为清洗用水,雨天全部作为清洗用水;分离出的固废作为低标号混凝土生产原料。 砼运输车罐体内部清洗废水。砼运输车罐体清洗废水收集至砂石分离器,分离出的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晴天先用于厂区洒水降尘,剩余作为清洗用水,雨天全部作为清洗用水;分离出的固废作为低标号混凝土生产原料。 2、降尘用水 生产过程中晴天需要对道路及转运场地、砂石堆放区进行洒水降尘,避免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项目每天洒水1~2次。该部分水使用沉淀池的上层清水,全部被地表吸收或蒸发,无废水外排。 3、养护用水 混凝土预制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预制品不定时洒水, 便于水泥制品的凝固,同时起到养护作用,每天用水量为 2m3 /d,养护用水自然挥 发,不外排。该部分水使用沉淀池的上层清水,全部挥发,无废水外排。 4、生活污水 距离项 600m,建设1个2m3的化粪池,定期委托周边村民清掏用作农肥施用。 5、初期雨水 生产区初期雨水需设置一个容积为25m3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工序。 (三)运行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搅拌机、空压机、水泵、破碎机、筛分机、物料传输装置等设备。 为降低项目噪声对所在区域声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的降噪措施如下: ①优先选用精度高、噪声低的设备; ②生产设备做好减震隔震基础; ③合理布局,重视总平面布置; ④加强管理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生产噪声; ⑤项目应尽量将车辆运输时间安排在昼间。 ⑥为减小车辆经过村庄时产生影响,要求运输车辆在经过运输线路旁村庄时,降低车速,文明行驶,严禁鸣笛,夜间不进行运输。 通过采取以上噪声治理措施后,有效降低项目生产过程中设备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使厂界噪声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四)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1、一般固废 ①除尘设备收集的粉尘 项目共设置 5 台除尘器,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作为生产原料回用于生产。 ②清洗产生的固废 A、搅拌机清洗产生的固废:搅拌过程中会有部分废料附着在搅拌机内壁,每 天需对附着在搅拌机内壁上的废料进行清洗。 B、混凝土运输罐车清洗产生的固废:罐车残留混凝土的产生量直接取决于生产管理等因素,通过改善生产经营信息流的传输效率可使剩余混凝土产生量大大 减少。项目年产9万 m³成品混凝土,每天运输量为 300m3,单车每次运输量 8m3计算,每天运输车辆 38 车次;清洗产生的固废量为 55.42t/a,全部作为低标号混凝土的生产原料。 ③沉淀池泥砂 沉淀池产生的沉淀物主要为泥沙,产生量按每沉淀 1m3 水约产生 3kg 计,则沉淀池沉淀物产生量为 21.726kg/d,年产生量为 6.52t/a。沉淀池的泥沙收集后作为原料进入搅拌机用于生产。 ④混凝土预制品脱模产生的固废 该项目混凝土预制品脱模产生的固废量约为 3.6t/a,收集后作为混凝土预制品原料使用。 2、生活垃圾 项目劳动定员11人,人均产生生活垃圾量按1kg/d.人计,则生活垃圾为11kg/d, 3.3t/a。生活垃圾统一收集于垃圾桶内,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3、危险固废 项目运营期,运输车辆、生产设备在运行维护和保养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机油;另外,部分生产设备使用机油作为润滑剂,使用的机油需定期更换。维护保养、更换生产的废机油约 0.1t/a。 属于危险废物,需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废贮存库,并委托有资质的公司处置。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重点防渗区: 危废贮存库采取防渗措施,防渗层至少为1m厚黏土层(渗系数 ≤1×10-7cm/s),或至 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系数≤1×10-10cm/s),或其它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 2、简单防渗区: 沉淀池、初期雨水收集池及厂区其他区域。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预防措施 ①项目区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10)的要求设置消防设 施及灭火器材,灭火器材应放在明显、易取的地方,并定期对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进 行检查、维护; ②废机油为储罐储存,储罐四周需设置围堰,避免废机油泄漏; ③定期对废机油储罐进行检查,若有破损及时处理; ④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消防安全标志; ⑤加强员工培训及安全管理,减小事故隐患。 2、事故状态应急措施 ①废机油泄漏时迅速找准泄漏事件的原因,及时对危废贮存库进行封堵,堵住门口, 用吸油毯吸附地面泄漏油料;对未泄漏的油料进行收集转移至其他容器中;对泄漏到地 面的油料进行清理,将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吸附材料收集至危废间内,后期委托有资质的公司处置。 ②火灾发生时,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 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根据发生事故时的气候气象条件选择上风向交 通便利,水、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和生活资料完备的地方作为临时安置场所。 ③事故区域人员要严格执行下达的疏散和撤离命令,并落实本岗位的安全措施,设 立警戒区域,指导人员有序离开。各岗位负责人须清点人数,确认后,才可离开。在撤离途中应戴好劳保器材,无保护器材的人,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而行,或向指定 地点行进。 3、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生态环境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 行)》的要求,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备案; 建设单位定期演练、适时更新。 (七)其他环境管理要求 1、环境管理 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根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环境保护经费,实施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协调政府环境管理与工程环境管理 间的关系,具体管理内容如下: (1)项目在建设和运行中应认真执行国家、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按 照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反映发生的环保问题,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检 查监督。 (2)加强风险事故防范机制,避免污染性的突发事件发生。 (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施工及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 (4)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需建立原料来源台账,向环保手续齐全的合法矿 山采购砂石料。 2、排污许可证办理 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736 号),项目应当在启动生产设施或者发生实际排污之前,向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实施验收。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标准,组织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公开相关信息, 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并对验收内容、结论和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不得在验收过 程中弄虚作假。 三、结论 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选址合理,符合相关规划;符合玉溪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总平面布置合理可行。落实本次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废气可做到达标排放,废水全部回用不排放,厂界噪声可实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处置合理,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在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期间,认真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能达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该项目建设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