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货运输两旺!央视《新闻联播》聚焦中老铁路开通四个月运营情况
4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四个月,累计发送旅客225.4万人次,发送货物131万吨,呈现客货运输两旺态势。
4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中老铁路开通四个月运营情4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四个月,累计发送旅客225.4万人次,发送货物131万吨,呈现客货运输两旺态势。
中老铁路发运货物已覆盖: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服务两国民众便捷高效出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旅客出行体验更加美好。中老铁路复兴号、澜沧号列车运行安全、绿色、便捷、舒适,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受到沿线民众青睐,成为出行首选,旅客发送量持续强劲增长,经受了春运考验,国内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23.5对,最高峰开行32.5对,累计发送旅客203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2对,累计发送旅客22.4万人次,最高日发送旅客2800多人。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分析旅客出行规律,精准配置运力资源,灵活增开旅客列车,优化站车服务措施,积极推行多语种服务,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针对老挝段旅客出行需求,延长预售票时间,在老挝主要城市开设售票点,极大方便老挝人民乘坐火车出行。
货物运量和品类不断增加。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大幅压缩,成为国际物流的黄金线路,发运货物已覆盖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力促进了沿线经贸往来。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已累计开行货物列车2023列,发送货物131万吨,其中开行跨境货物列车427列,发送货物超过31万吨,货物运量从开通第一个月的17万吨提高到第四个月的36万吨,货物品类从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纺织、蔬菜、鲜花等产品,达100多种。
国际物流通道保持安全畅通。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心组织国内段、国外段线路设备检修维护,加强老方员工培训,切实运营好、维护好中老铁路,确保国际运输通道安全畅通;与海关部门强化协作,推动口岸便利化通关,提升国际联运效率;严格按照中老两国沿线政府部门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进出站测温、通风消毒,设置隔离席位,强化职工自身防护,营造健康安全的出行环境。
中老铁路,这条友谊、科技、绿色、开放之路,客货两旺。假如我们请到李白、辛弃疾、柳宗元等担当“解说”,带你领略这条大通道的壮阔与美丽,他们会用上哪些绝美的“解说词”?
中老铁路国内段,设计时速160公里,面对呼啸而过的“绿巨人”,见多识广的李白想必也要忍不住赞叹“飒沓如流星”。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如果辛弃疾通过航拍视角看到橄榄坝站附近延伸至青山白云间的钢铁巨龙,想必会大为震撼并发出豪言“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中老铁路国内段一共新建有11座客运车站,每一座都别具特色、美轮美奂。夜晚的普洱站旅客乘月而归,晏几道如果行至此处应当会吟诵起“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中老铁路联通中国和老挝,串联起沿线无数的城市和村庄。这条承载着两国人民友谊的铁路,用迎来送往诠释了张九龄的名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中老铁路跨越三山四水,建设者们一路开山铺隧、凌空架桥,创造了众多标志性工程。元江特大桥就是其中之一面对长832米,离江面237米的红桥杜牧也要忍不住赞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在中老铁路国内段新建的11座客运车站中,野象谷站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因为毗邻野象谷而得名,站房装饰装修也大量运用了大象的元素。雨过天晴后的野象谷站与柳宗元的一句诗完美贴合“山腹雨晴添象迹”。
漫漫诗词长河中,有一首清代诗人赵熙的诗,写到了火车“青山一线引无穷,旋见烟痕大野中。”飞驰在中老铁路上的列车,穿山越岭依旧。但不同的是早已没有了蒸汽火车那样的烟痕行驶速度、乘坐舒适度也有了质的提升。
中老铁路沿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最后一张海报我们选取了沿线知名景点之一——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词里热闹而浪漫的元夕这里每晚都在上演……
中老铁路的壮美远不止这9句诗词所能道尽,无论是豪放派、婉约派、山水派、田园派……你所向往的诗和远方中老铁路这条钢铁巨龙都能带你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