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市九村中心小学信息公开内容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九村中心小学地处澄江市东北方九村镇政府所在地,学校始建于1938年,当时是私塾,由群众集资粮食请当地有文化的人对子女进行教育,1950年正式成立九村中心学校。1970年,九村中心学校开始办两年制附设初中,当时有两个班,开设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科目,1980年取消附设初中办学。1973年东山公社划分为九村、新村两个公社,九村中心学校更名为九村区中心学校;1987年12月撤区建乡九村区中心学校又更名为九村乡中心学校;1998年,九村乡中心学校更名为九村乡中心小学;2002年撤乡设镇,九村乡中心小学再次更名为澄江县九村中心小学。2020年2月,澄江撤县设市,澄江县九村中心小学更名为澄江市九村中心小学。 (二)学校基本概况 澄江市九村中心小学办学性质为公益一类,属澄江市教育体育局主管,九村中心小学辖九村中心小学、九村小学、龙潭小学、七江小学、东山小学5所村完小,2010年七江小学与九村中心小学合并办学,2023年九村小学与中心小学整合办学,现有3个办学点。全镇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22人,寄宿生472人,占71%,教师60人(其中在职专任教师58人,1人长期生病在家,1人在食堂工作)。其中拥有高级职称教师23人,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3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后勤人员11人。 (三)学校“三风一训”、办学理念 在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来,学校党政班子精诚团结,同心协力,全体教职工发扬“勠力同心,携手同行”的九村精神,以明确的工作思路坚持党管全局、从严治党的方针,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坚持党建引领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因为九村镇属于山区乡镇,当地以种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结合实际,提炼出了我校的三风一训一理念 办学理念:讲科学、尚人文、重成长、求发展 校训:明志修德 启智成才 校风:求实创新 文明和谐 教风:博爱博学 精业精进 学风:惜时守纪 勤思好学 校园文化建设理念:饮水思源 止于至善 3所学校属于典型的山区寄宿制学校,一半以上生源来自山区,住宿率达71%,这些孩子从3岁入幼儿园,6岁入小学就一直住校,乃至到大学。小小年纪,就背进离乡,踏上求学之路,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家乡,难免思乡,但又难免缺失亲情。为使师生们不论走多远、飞多高,做人方面不忘本,学业、事业精于求精,推己及人,追求至善境界。故把我校的文化主题定为“饮水思源,止于至善”,特色以足球艺术文化为龙头,以乡村少年宫为媒介,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四)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 九村中心小学历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争创人民满意学校”,学校教育优质均衡相关指标(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8人、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1.5人、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1.5人、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7.3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5.7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971元、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3.1间)七项指标已全部达标。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办学特色 澄江市九村中心小学历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投入、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立足养成教育,带领师生栽种、维护,才形成了学校里面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优良环境。真正落实党建与德育工作、学校管理、校园文化、教师发展、教育教学、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相融合的“七个深度融合”,以“党团队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依托《九村中心小学师生一日常规》,抓好师生“养成教育”,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将“双减”和“双升”有机结合,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创建“党建引领铸师魂,创新发展育新人”党建品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3名优秀学子评为玉溪市“新时代好少年,5名被评为澄江市“新时代好少年。3位教师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乡村学校从教20年优秀教师”。 近年来,在澄江市教学质量统测中,辖区各校学生各科成绩稳步提升,合格率与优秀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综合考评均居全市6个街镇第二名。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玉溪市“民族团结示范单位”、玉溪市“绿美校园”、澄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校园”等荣誉。学校自创办以来,以“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因材施教、发展特长”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构建“讲科学、尚人文、重成长、求发展”的山区小学素质教育模式。 二、学校领导班子配置与机构设置 (一)党总支书记:(1人) 张聪,九村中心小学党总支部书记,联系电话:13577713385 负责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负责学校党务、师德师风、德育、意识形态等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 (二)党总支副书记、校长:(1人) 王劲彦,九村中心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联系电话:18787703075 校长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 主要联系学校:中心(七江)小学 (三)党总支专职副书记:(1人) 董继辉,九村中心小学党总支专职副书记、纪检委员,联系电话:13988418555 协助党总支书记处理学校党务及纪检工作;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 主要联系学校:龙潭小学 (四)戴普辉,九村中心小学党总支宣传委员、副校长,兼七江小学校长,联系电话:13887783170 做好党务宣传工作;负责全镇财务、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分管安全,学生资助工作,学校建设。七江小学学校管理的全盘工作;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 主要联系学校:龙东山小学 (五)赵永生,九村中心小学副校长,联系电话:18108777076 负责管理全镇人事、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 (六)赵强,九村中心小学党总支党政办公室主任、党总支部组织委员,联系电话:13908893977 做好党务组织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工作通知,安排本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及时向学校党组织、行政反映教师工作的动向、困难、意见等,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部分公文处理;负责党政会议记录;体育,卫生;工作管理;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 (七)解开娜,九村中心小学党总支部保密委员、德育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联系电话:13708777319 做好党务保密工作;负责学校共青团;乡村少年宫;女工(计划总结、活动开展及女工相关日常工作);少先队;环保;艺术;勤工俭学;校园文化建设;养成教育;科普;推普;国防教育;学校德育;学生操行评定;家长学校;活动简讯的撰写上报,协助搞好关工委工作。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 (八)岳丹,九村中心小学教务主任,联系电话:18087831168 负责督导;招生;学籍管理;统计;信访;教师基本信息的采集整理归档;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研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的组织及各完小教研活动的督查、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结题及经验推广)。教师培训、统计;成人教育;学校岗位设置工作;学前教育的监管;学校档案资料的监管;学校期中、期末质量监控的安排;制卷及质量分析报告的收集上报;基层报表数据的收集上报;学校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档案及使用记录的监管;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 (九)王东权,九村中心小学总务主任,联系电话:18008776570 负责学校总务;工会会计工作;“三免一补”经费的落实;社会力量办学;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收费;人事相关工作;社会保障;学生资助;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 三、学校相关规章制度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澄江市九村中心小学制定涵盖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的有效、适用的一些规章制度。 (一)学生方面 《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文明十条》《学生安全十条》《澄江市九村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就餐礼仪规范》《澄江市九村中师生一日常规》《学生宿舍管理规定》。 (二)教师方面 《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澄江市九村中心小学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工作纪律制度》及各岗位职责。 (三)教育教学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及学校实际情况,由教务处组织各学科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如学校《章程》、教师教学行为十项准则、《澄江市九村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 (四)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体育课安全管理、学校各功能室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校舍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校内外活动应急预案、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等。 (五)财务管理 严格遵守国家财务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以澄江市教育体育局核发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公开,定期公布学校财务收支情况,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合理编制学校预算,严格执行预算,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强经费管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严禁铺张浪费,严禁挪用公款。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管理。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