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市江川区路居镇中学信息公开内容


来源:澄江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5-02-13 15:45 点击率: 0打印 】【 关闭


玉溪市江川区路居镇中学信息公开内容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发展史

路居镇中学坐落于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抚仙湖东南岸的路居镇高龙潭。学校始建于1957年,当时以一座修建于清朝嘉庆三十年间的大新寺为校舍,至今有68年的办校历史。1974年更名为江川县第四中学,1987年更名为路居镇中学。2015年路居镇划归澄江市托管。多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几届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发展至今,学校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效果逐渐突出。

(二)学校基本概况

校园占地面积51亩,教学用房、功能用房、生活用房等各个方面均达到标准。校舍建筑面积达12437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教师宿舍楼,女生宿舍,男生宿舍,食堂各一幢。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又有着依山傍水的极佳地理位置,校园里古柏成林。学校近几年建设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图书馆、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在校学生494人,学校拥有教学班14个,所有教室配置了一体机,能够满足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拥有藏书3.3万余册的图书室,以及微机室两个,实验室三个,实验仪器和艺体器材全部达国家一类标准,各类功能室齐全。

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

办学目标:校风优良、管理规范、队伍精强、特色鲜明                      

培养目标:乐观   自信   健康   有特长

          乐学   会学   沟通   能表达

          自理   合作   诚信   懂责任

校训: 厚德尚美、发展个性、和谐兴校。                                                  

办学理念: 立足人文、精细管理、创设平台、提升质量                                   

教育特色:养成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校风: 勤学达真、诚信至善

教风: 严谨、善导、创新、奉献。         

学风: 勤学多思、寻疑善问。

课堂教学特色: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学校采用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学校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注重教学质量的管理与提升。通过强化教学质量监测、重视教学质量分析、探索评价机制改革等措施,不断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师资水平

学校现有教职工56人,专任教师5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50人,专科学历1人,学历达标率100%。全校教师中,现有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16人,二级教师7人,高级工2人,中级工1一级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7.36%。到目前为止,我校教师有在职在岗市级骨干班主任1人,市级名班主任1人,澄江名师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校级骨干教师4人,澄江市教体局认定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澄江市教体局认定的名师工作室成员7人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获得云南省“绿色学校”、 “先进学校”、“法治单位”、玉溪市“绿色学校”“清廉学校”“先锋红旗党支部”、“先进集体”、澄江市“清廉学校”“五四红旗团总支”等称号。近几年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在玉溪市的综合质量评比中逐年提升,先后获得两次市级进步奖,一次三等奖等奖项,被评为云南省二级初级中学和省级绿色学校。

二、学校领导班子配置与机构设置

学校设立中国共产党路居中学支部委员会,实行学校党支部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校长办公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机构,分别研究和决策学校相应事宜

学校设党支部书记1名,负责党支部全面工作;设党支部副书记1名、其余支部委员3名。书记、副书记、委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基层党组织选举有关规定产生,每届任期3年。

学校设校长兼书记1名,校长、书记 “一肩挑”,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并承担主要行政责任和相应法律责任。学校设副校长2名积极配合校长管理学校。

学校设立党政办、教务处、德育处、处、总务处、工会等教育教学单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由学校党支部按照干部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选任工作。学校党政办及人事、德育、共青团等部门负责人为中共党员;各部门职能分工如下:

党政办公室

学校党政办公室是学校党政综合办事机构,具体负责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公务处理、组织会议、信息处理、对外联络、综合管理服务、党务日常等工作。设党政办主任1人,负责党政工作需要对党支部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建立台账,并全程督办,确保决策落实、负责分发上级文件,学校考评工作,通知的传达、服务接待协调、对外宣传、考勤统计、支部活动组织、党群活动的管理工作。

教务处

教务处负责学校教学、教研、科研、学籍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实施,设教务主任副主任各一人,教务主任全面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副主任积极协助,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制度,积极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对各功能室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德育处

德育处负责组织实施学生的德育教育、体育锻炼美育教育家访和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工作设德育主任、副主任各1人,主任全面负责本处室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制定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德育教育的制度,加强共青团、学生会的管理工作,以及学校内外的教育实践基地和德育阵地的管理。做好校园卫生的监督检查,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展演展示活动,开展对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安全常识教育,进行德育改革工作的创新研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咨询教育、研究学生的综合评价改革方案事宜

安全处

安全处负责学校师生的安全工作、食品及卫生保健检查和指导工作。安全主任1人,负责制定和实施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的措施,做好全校范围内的安全监管,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定期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师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总务处

总务处负责学校校产、校舍,经费、财产、设备的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工作。总务处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主任全面负责本处室全面工作,副主任积极协助配合

工会

工会负责学校的各项教职工的工会活动、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及退休教职工的慰问配合党支部做好党群服务工作解决教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工会主任1

三、教学与研训管理

学校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教学工作的规定和学校规章制度,实施教学常规管理、校本研训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

教务处牵头,德育处、总务处密切配合,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管理职责,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

(一)学校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施教学管理,按标准配齐配足各类专职教师,开齐开足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

(二)学校为教学提供便利适用的资源。按标准配置图书室、实验室、功能室、活动场地、实验器材、艺体器材和图书资料等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源,并建立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能面向学生充分开放,提高使用效益。

(三)学校以班级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容量控制在上级规定的范围内,均衡、平等搭配班级教师。

(四)学校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落实双休制,严禁利用节假日补课。维护课程表的严肃性,任何班级和教师不得擅自停课。

(五)学校合理控制家庭作业量,创新作业形式,分层布置作业。

(六)学校制订“以学为主的课堂基本理念和评价标准”,教师依据理念和标准组织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能力。

(七)学校建立基于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制订“教学五环节”管理制度和评价细则,定期督导和评价教师在课件编写、作业批改、课堂教学、自习辅导和单元检测等方面的工作质量。

(八)学校执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教务处组织教学质量监测和考试,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九)学校加强艺术教育,组织各类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十)学校制订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开足并上好体育课,使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十一)学校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定期开展学生体检或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质健康状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十二)学校定期采用学生问卷、家长问卷等形式,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并进行汇总、通报、约谈和跟踪督导,及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四、德育管理  

学校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德育工作的规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由德育处牵头,其他处室密切配合,实施德育工作管理。

(一)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德育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师德教育、法制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和责任教育。

(二)以“立德树人,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为根本任务,构建德育目标体系和制度体系,健全德育管理机制,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三)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增强全校教师的德育意识,实施全员、全时段德育,体现综合育人,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四)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统筹课程资源,坚持学科德育渗透和活动德育。通过课堂教学、班团活动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感恩教育等。

(六)创新德育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劳动,培养劳动技能和生活本领,开展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七)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聘请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财务管理

学校坚持总务后勤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原则,强化“服务育人”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我校经费来源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规范收费行为,严肃收费纪律,按照上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依法收取规定费用。我校依据《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坚持节俭、规范的原则,搞好经费的预算、执行和决算。经费开支实行民主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校舍、校产、物业管理,严防公物流失和浪费,学校校产按照学校公物管理、赔偿等有关制度执行。教学用品的采购与管理方面,我校严格编制采购计划,报澄江市财政局招标采购,所购教学用品登记入库后,凭领导审批的出库单到仓库领用。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正确使用。

六、后勤与安全管理

学校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后勤与安全工作的规定,由德育安全处、总务处协同建立切实可行的后勤与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实施后勤与安全管理。

(一)全面落实后勤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建设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管理和维护好学校的设施设备,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安全顺利开展。

(二)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面向教职工开展安全工作法律法规教育。

(三)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学校设施安全、师生人身安全、饮食安全和活动安全。

(四)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应对涉及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突发事件。

(五)配备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设施和设备,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相关要求。

(六)定期对校舍、食堂、厕所、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消防设施、饮用水设施、电路电器等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七)落实学生在校晨午晚检制度。

(八)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救自护能力。

(九)协助德育处开展以培养学生生存本领的安全卫生教育。

七、校舍、设备仪器管理

学校按照有关规定管理使用宿舍、场地、设备、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能改变其用途。

每学年对校舍的检修和维护至少保证2一3次,发现危房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对侵占校舍、场地的行为,学校依法向侵权行为者的上级部门反映,直至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

学校制定实施校园建设规划,净化、绿化、美化校园,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对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娱体育器材和卫生设施的管理,建立统一账目,实行专人保管与使用者负责的制度,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提高使用效率。      

、学校办学监督

学校设置信息公告栏,公开校务信息,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务和重要制度的知情权。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办学实行民主监督,对学校主要领导成员的学习、廉政、实绩等状况实行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和考核。

学校落实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校长信箱,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听取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家长、家长委员会、乡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进行监督。

学校主动接受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审计和评估;接受财政、审计、物价等行政部门的检查监督;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