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市第五中学信息公开内容 一、学校基本情况 澄江市第五中学创建于1983年,1984年搬到现址,学校占地约81.3亩,建筑面积19770.66㎡,学校性质:全日制公办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地址:玉溪市澄江市龙街街道兴学路62号。 (一)办学条件 悠悠文脉铸师魂,翰墨飘香展新颜。学校拥有教学楼、师生宿舍楼、综合实验楼、食堂等教学生活设施,配备有25间多媒体教室、2个计算机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各1间、图书室、阅览室、运动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育人环境。 (二)办学理念 管理规范治学严,风雨兼程育人勤。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以“真”文化为引领,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赋能,为培养合格公民和现代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办学思路: 让学生的幸福生活从这里启航 办学理念:先成人后成才 办学目标: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校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校风:明德求真、志存高远 教风:学高身正、教人求真 学风:博学笃志、学做真人 (三)办学特色 2016年我校被认定为“国家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抓住澄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机会,狠抓学校的文明建设,改造校园环境,校舍、绿化、运动场地等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标准。积极完成项目建设并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安装“智慧班牌”,实现“就餐人脸识别支付”,智慧校园建设初见成效;严格执行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专人负责切实跟进营养改善计划和学生资助管理。增强德育实效,扎实做好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务实高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重视教育科研建设,加强教育科研工作,重视教师培养,逐渐形成“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特色。 (四)师资水平 我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1000人,教职工91人,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0人,研究生学历4人,学历达标率100%。现有玉溪市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2人;澄江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7人;澄江市名班主任2人,骨干班主任3人;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成员2人,玉溪市级名师工作室成员3人,澄江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5人;澄江市“澄教先锋”2人。我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精诚团结,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以真诚的态度、实干的精神、严谨的作风,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奋斗。 (五)学校荣誉 澄江市第五中学以党建为引领,潜心办学。学校先后获得澄江市第五中学获得以下荣誉:云南省文明学校、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云南省青春教育示范基地、玉溪市教育云平台使用示范学校、玉溪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玉溪市楹联教育基地、玉溪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玉溪市无邪教校园、玉溪市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澄江市文明校园、澄江市清廉学校、澄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澄江市2022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澄江市平安校园、玉溪市2020-2021学年初级中学质量监控综合评价“进步奖”、玉溪市2021-2022学年初级中学质量监控综合评价“三等奖”、玉溪市2023-2024学年初级中学质量监控综合评价“三等奖”等。 近几年以来,澄江市第五中学在玉溪市级87所初级中学质量监控综合测评中,综合排名不断攀升,学校的管理和成绩得到了龙街人民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学校领导班子配置与机构设置 学校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等有关内容,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有一支勇于担当的班子队伍。澄江市第五中学党政领导班子概况:学校领导班子共9人。 党支部书记、校长:蒋彦龙,全面负责学校工作,主抓班子管理、教学管理和财务审核。党支部副书记:石青虹,负责党建工作。副校长:杨云党,主抓教学、教师管理、教研教改、后勤工作。副校长:王仕权,负责德育管理和班级管理。教务主任:陈柯宇,具体负责教学活动、学籍、考务及其他教务工作。德育主任:苏宇霄,具体负责德育、校风、班风及学校安全工作。总务主任:张芮,具体负责后勤事务、校舍校产管理和勤工俭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朱致愉,具体负责做好上传下达,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工作。工会主席:谢艳波,负责人事、工会工作。 学校依据有关规定,经澄江市教育体育局批准,设立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工会5个职能部门和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育教学单位,各部门职能分工如下: 办公室:协调学校各部门工作,负责文件收发、会议组织,做好学校发展对内对外的宣传等工作。 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教学质量监控、教师教学业务管理、学籍管理、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等工作。 德育处:贯彻中学德育大纲,承担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划与实施,开展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总务处:负责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财务管理、物资采购、校园环境维护、基建维修等,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后盾。 工会:负责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工作,贯彻执行教代会的决议,关心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管好用好工会经费,负责学校人事档案及文书档案的管理等工作。 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一)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以《玉溪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为准则,规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等教学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定期进行检查与反馈,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定期考试、学情分析、教学质量评估等方式,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程监控。 (二)加强教师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和法制教育学习,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落实新教师培养制度,开展“青蓝工程”,以点带面,搞好传、帮、带。重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及辐射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教研活动和学术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平台和机会。 (三)促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 以新课标为指导,以课本为蓝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按照新课标要求抓好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围绕新课程和新课改,定期开展主题性的教学研究活动,聚焦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从教学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出发,开展行而有效的教育教研活动。让教研为教学服务,教学因教研而精彩。 (四)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德育实效 坚持全员德育原则,校长负责,教职工参与,实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构建德育目标体系,健全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优化德育活动过程。构建分层渐进式学校德育目标、内容体系。注重德育宣传和落实,形成优秀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向善和向上。狠抓学生常规管理,对学生一日常规提出明确要求,重视开展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素质。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落实晨午检制度,配备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设施和设备。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后进生和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包保教育关爱。开展班级量化考核等活动,使学校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财务管理 我校按照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不断推进规范管理,逐步完善各种管理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每一方面的工作。逐步改进完善物品的采购、保管和领用制度,定期对校产校舍进行清查,资产采购过程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保证学校固定资产及物品管理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认真完成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执行好每学期对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学生文具费补助和学生跨村路费补助等资金的及时兑现。加强食堂管理,让师生吃的安全放心。 五、校园安全管理 制定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涵盖校园24小时值班制度、消防安全制度、食品安全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安全演练、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防诈骗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每学期组织安全演练,如火灾逃生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设备,如监控摄像头、消防器材、应急照明、安全警示标识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校园监控实现全覆盖,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