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六中历史教师参加2018年春季统编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网络培训 2018年3月20日上午8点40分,澄江六中多名历史教师,在我校阶梯教室,参加2018年部编本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师网络培训。 怎么认识中国现代史——历史定位 1. 两大任务:独立、统一;富强2. 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 历史转型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式上的讲话,新中国的成立,是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是伟大的历史转型: (1)半殖民地半封建——独立、统一 (2)结束了长期战乱——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3)改变了中国历史方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4)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4. 现代史教学,建议抓住一条主线:现代化 国家富强——现代化——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 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五、“文化大革命” 1. “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法制破坏,造成全国混乱 3. 形成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 4. 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 5. 教学、评价“文化大革命”的重要依据: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建设成就 1.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如:大庆油田 2. 工业布局明显改善,工业门类比较齐全3. 尖端科技取得重大进展 4. 人物教学 焦裕禄、王进喜、雷锋 专家说:教科书放弃了小字部分,全部以宋体字正文形式呈现,每课文字量在千字左右,其内在逻辑有赖于各位同行教学中仔细梳理。教科书选用了大量插图(地图、历史文物、遗址遗迹等),并提供了诸多材料供师生选用,体现在教科书为教学素材、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特点,唯有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文注释较以往有所增加,辅之以“相关史事”“知识拓展”等栏目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预习或自学。“材料研读”中的史料大多为文言,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小,但无疑会增加历史老师教语文的情形,文史不分家,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王老师希望教师认真学习并充分领会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所采取的“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真正能够通过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师生双方的积极有效的互动中,将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落到实处。 此次培训将有助于带动学校的教育科研,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工作,是提升专业成长的好机会。通过培训,澄江六中历史教师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部编教材在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编写思路,参训教师感到获益匪浅,次培训,有效帮助教师把握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编排意图,有助于教师形成学期教学的整体思路,有利于教师领会教科书内在脉络、合理运用新教材,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