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扎根山区,默默耕耘 | 永和小学飞超 今年是飞超老师成为一名教师的第九个年头,也是他扎根山区教育的第九个年头。于他而言,“何以为师”是坚守山区的担当,是以身作则的垂范,是用爱育人的情怀。 工作9年以来,飞超老师一直在澄江最边远的山区寄宿制学校任教,为山区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身的青春与年华。 山区的工作环境虽然苦一点,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鼓励和鞭策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努力工作。时光流逝,看着和自己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先后调到城区、坝区,或是离家更近的学校工作,心里难免会有一丝失落。但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暗自提醒着自己,自身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共产党员。正因为这个特殊的身份,他毅然坚守在最艰苦的地方。 9年的光阴里,先后在松元小学、永和小学这两块土地上默默地奉献着。历经岁月的磨炼,他已经变得更加成熟稳。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他积极协调、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他深知:在边远的山区,唯有爱与责任才能支撑起负重前行的教育工作者;唯有爱与坚守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希望。因为爱与坚守他收获了孩子们的敬爱、信任和尊重,以及一次次优异的成绩。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始终牢记为师生服务的初心使命,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在学校教师队伍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他九年如一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认真履行着一名党员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赢得了学生、家长、同事的认可。 作为党支部书记、校长,他率先垂范,恪尽职守。他深知“其身正,不令则行”,故而总是做到先人后己,从不计较名利得失。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他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号召大家以主人翁意识在学校工作中各展所长、凝聚智慧,共同教好书、办好学。同时,为了不辜负上级领导的重托和信任,他一心探寻学校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山区办学特色,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在他的率先垂范下、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永和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建设持续向前推进。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澄江市优秀“规范化建设党支部”、玉溪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澄江市2022年平安校园”、“最美朗读校园”等荣誉称号。 从教以来,他坚信: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在工作与生活中,他始终致力于以德育人、以爱育人,让爱住进每个学生的心里。 为了用爱滋养学生成长,他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他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既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他时常查阅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和刊物,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课余之时,他还赋能美育、体育、劳育,挖掘和激发学生创造美、建强体、勤劳动的才能和兴趣。 作为山区寄宿学校,学生和老师的生活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飞老师也扮演着学校师生生活的大管家一角,师生的食宿问题也是他心头上的要事,在学校缺水之际,他立即站出来挑起大梁,致力解决师生用水难的问题。经过他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村委会及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带领学校班子成员连夜解决用水问题,保障了全校师生的用水需求。 飞超老师常说,教育教学工作是永无止境的艺术。回首这些年的从教之路,作为一名“艺术家”的他一直不忘自己的志愿和追求,引领着其他伙伴,在山区这片沃土上尽情尽力挥洒着笔墨,描绘出一幅幅明亮动人的教育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