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县稳增长促跨越百日攻坚战 专项纪律检查旅游发展自检自查情况报告 为认真落实《澄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打好稳增长促跨越百日攻坚战专项纪律检查相关材料报送工作的通知》相关文件要求,我局对照市纪委监察局《关于在全市打好微增长促跨越百日攻坚战专项纪律检查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全县旅游发展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世界遗产1个,国家级旅游生态示范区1个,有A级景区6个(其中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4个);,游船公司和非机动船经营户共48家(非机动船总数为2039只),省旅游小镇2个,省级特色旅游村5个,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1个;国内旅行社3家;国际度假型酒店2家(抚仙湖悦椿酒店和抚仙湖希尔顿酒店),星级饭店8家,乡村旅游星级接待单位40家, 非星级宾馆饭店、餐馆店约1100家。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景区、旅游企业和经营户规范化经营水平不高,存在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明码标价不规范等行为; (二)旅游项目存在安全隐患,沿湖亲水项目监控、防护、提示、救援、医疗等安全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部分游客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三)游船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规范化经营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投诉情况较为突出。 (四)旅游投诉处理工作机制不健全,旅游纠纷调处力度不够,部门联动不足,导致个别旅游纠纷处置不及时、不妥当,影响澄江旅游总体形象。 (五)旅游基础设施不够配套,道路标识、标牌系统不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景区游路、旅游厕所、休息座椅、垃圾收集系统等旅游设施不健全,节假日孤山、禄充等景区内容易产生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等现象。 (六)旅游综合管理滞后,景区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标准化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应急处突和舆情应对能力不强,涉旅事件容易被炒作发酵。 三、整改情况 (一)健全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澄江县认真落实省、市、县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以及相关专项检查文件要求,及时出台县级文件,并先后召开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会和推进会,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对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明确任务分工,压实部门责任。成立了澄江县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建立以县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我县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重点环节和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大力实施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全面推进我县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二)主动作为,强化高效联动。 1.加强联合执法。从今年6月开始以禄充景区为试点,整合公安、旅游、发改、市场监管、文广体、卫计、景区管委会等部门力量,启动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联合执法工作,构建“多位一体”工作机制,对景区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菜单式排查,并列出问题清单,集中统筹处理整改,切实提升旅游市场秩序形象,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同时坚持开展常态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监管死角和盲区,指导从业人员加强内部安全防范,确保景区平安有序。今年以来,各相关部门组共出动检查人员760人次、车辆94辆次;检查旅游景区(点)24家次,宾馆(酒店)675家次,旅行社9家次;服务网点6家次。 2.加强矛盾纠纷调处。构建多元化矛盾化解和纠纷调处机制,加强“12301”、“12315”、“12358”和景区举报投诉电话公布,在禄充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抽调法官、司法调解员、社区调解员等,周末、节假日进驻禄充景区,依托派出所调解室,及时就地解决涉旅纠纷。同时,在涉旅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上实现从“无序调处”到“有序分类”、从“单兵作战”到“合力运作”的转变,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力量,提高矛盾纠纷处置率。今年以来,“12358”价格举报平台共受理各类价格投诉(咨询)22起,办结21起,对个别价格违法行为实施经济制裁1030元,县公安局共调解旅游纠纷26起,县旅游发展局接到旅游投诉(包含上级部门电话和“12301”平台转办投诉)20起,均及时进行转办和调查处理,并进行回复。 3.加强报警求助指挥。依托澄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强化非警务类报警求助应急联动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统一集中受理旅游投诉、举报和报警;明确每周带班县处级领导作为处理涉旅案事件第一责任人,迅速组织、指挥、调度、安排具体职能部门及时进行处置,县政府办公室、督查室对有关职能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4.加强游船管理,由抚仙湖管理局负责严控非机动船只入湖许可,在节假日前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水上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和证照不齐全的船只严禁入湖,并要求游船公司及经营户要定期对非机动船安全进行检查,做好日常检修,严格落实《抚仙湖非机动船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针对孤山片区游船管理存在问题,在各部门的监督和督促下,孤山片区江川古滇国文化园客运中心等3家游船公司合并成立碧湖孤山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对游船和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5.加强水上安全工作,由抚仙湖管理局牵头,沿湖增加安全警示标识,组建抚仙湖水上应急救援中心,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和设施。规范禄充、孤山两个景区水上救援队工作机制,通过“政企协作”让民间救援队与抚仙湖管理局形成合力,建立免费水上救援、救助机制。由县旅游发展局牵头禄充和孤山管委会负责,安排18万元经费对沿湖禄充、明星鱼洞和孤山等A级景区警示标识进行增加和完善,目前正在设计和制作。 (三)落实责任,强化日常监管。 1.强化对抚仙湖沿线和旅游景区、宾馆(酒店)的监督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部门联动原则,由各镇、街道和公安、市场监管、发改、卫计、旅游等按照部门职责,加强对旅游市场及相关服务行业的价格、明码标价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是上半年县旅游发展局与辖区内3家旅行社、6家A级景区、8家星级饭店分别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在元旦、春节、五一等节假日开展专项检查,结合安全生产、平安旅游等工作开展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当场督促整改。二是发改部门开展执法检查21人次,检查旅游服务经营户380余户,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9份,口头责令整改81户。三是县公安局共调解旅游纠纷26起,检查旅游景区行业场所1008家次,发现安全隐患32处,整改安全隐患14处,整治旅游景区治安乱点6处。受理涉旅游治安案件5起,查处5起(其中殴打他人立5起,查处4起)。 2.强化对旅行社和服务网点的监督管理。对3家旅行社、3家服务网点适时开展检查,没有发现旅行社未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行为,没有虚假宣传低价招徕行为。旅行社没有不合理低价组团行为,旅游合同的签订符合要求。 3.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及美丽家园建设,强化对县城和抚仙湖沿线环境卫生整治。一是以交运、住建、抚管等部门、镇、街道以及在建项目方为主体,对道路、抚仙湖沿线和村庄开展垃圾和乱堆放情况清理、疏导,对临违建筑进行依法拆除。二是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县范围清理了一万余块不规范广告牌。通过整治,抚仙湖环湖线路周围“脏、乱、差”等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大为改善。 4.认真做好假日期间旅游相关工作。以清明、“五一”、端午及周末等节假日为重点,节前召开会议,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好值班人员培训,确保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并及时服务游客咨询、投诉及建议等。节日前对全县旅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重点对旅游景区、游览娱乐设施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存在安全问题的企业,责令其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做好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工作,促进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四)设施建设,夯实旅游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完成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5.81亿元,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加快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大旅游标准化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大A级景区建设力度。西浦公园投资4.2万元,用于维修游路和绿化维护;凤山公园投资28万元修缮园内道路、公共设施维护。禄充景区投资55万完成旅游厕所整改、智慧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海口仙湖湾、明星渔洞、碧云寺创建3A级景区已整改完善,近期将迎接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查。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年上半年,梁王河路(全长5.1公里)投资2.5亿元,完成路基施工,预计9月15日建成通车。仙湖路(全长4.9公里)于5月底开工建设,正在拆除中央隔离带。呈澄高速一级段(即东大河公路)全长13.4公里,于2016年11月开工,目前已完成了财政PPP包装,完成土地征迁500亩,拨付征迁款5800万元,以及项目2公里试验段设计图纸编制完成,正在稳步推进中。今年3月16日开通抚仙湖环湖公交,投放10辆清洁能源电动公交车,完善抚仙湖环湖旅游交通。投资1.375亿元,基本完成“增绿添色·点亮澄江”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及抚仙湖环湖路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工程(一期)建设。投资2246.7万元,完成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及环湖路等主干道2969盏高钠灯节能改造工程。 3.做好今年旅游厕所的建设工作,上半年完成禄充波息路、碧云寺后山和悦莲庄园共3个旅游厕所的建设并投入使用。仙湖时光栈道项目投资400万元完善厕所、垃圾桶等配套工程。 4.投资8094.84万元,抚仙湖北岸调蓄带二期(许士营新村到广龙小村)完成基础施工。 5.投资500万元,右所悦莲庄园完成摄影基地、温室大棚、栈道优化、亲子中心、拓展基地和旅游厕所的建设。投资300万元,左所荷藕庄园完成游路、栈道、广场和餐饮、购物设施建设,已正式对外营业。 6.环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沿线和环湖矣旧、小湾、小凹、吉里、马房、上村等重点村风貌提升改造级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纳入我县提质扩容项目,可研市发改委已批复,目前正在进行初设。启动孤山景区环湖一公里示范路段建设,投资2000万元完成弱电管、供水管入地和西侧人行道铺筑工作。 (五)加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1.结合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要求和各部门职责,旅游、发改、抚管、市场监管、安监、公安和景区管委会等部门以诚信经营、规范管理、明码标价、食品药品安全、水上安全和提升服务水平等问题为重点,分别组织旅游企业、经营户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开展宣传培训。 2.加大讲解员培训力度,组织2名讲解员参加第三届全国导游大赛玉溪市选拔赛,其中1名人员通过选拔代表玉溪参加了全省比赛;组织县、镇、村共33名人员参加全市文创课程培训班;组织全县旅行社负责人参加全市旅游行业管理业务工作培训,加强了云南省市场监管平台、12301平台、旅游统计新办法和行业管理知识学习,提高了行业管理水平;在今年4月6日至7日组织开展2017年澄江县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进一步提高我县旅游饭店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同时选拔人员参加玉溪市第九届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 3.今年上半年安监、公安和消防等部门分别开展安全生产、反恐和消防应急演练,同时组织各部门、企业和经营户人员积极参与和观摩,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和安全意识。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目前我县旅游市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机制创新,为旅游市场秩序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提供有力的工作保障。 (一)健全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完善“1+3+N”综合执法平台网络体系。全力推进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整合部门职责,联合抚管、旅游、发改、环保、市场监管、景区管委会等部门构建“多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成立联合执法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指挥调度中心、舆论引导中心、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水上救援中心。完善旅游巡回法庭工作制度,在县公安局内部增设旅游警察大队,试点在禄充、孤山两个派出所成立旅游警察中队,增设治安岗亭,成立快处快赔服务点。 (二)探索成立大数据中心,健全旅游举报投诉处理机制。以天网、地网工程建设为抓手,实现出入澄江主要交通路口“三位一体”卡口建设全覆盖;加强对景区、密集场所、治安问题突出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充分整合景区视频监控资源,将各景点单位、宾馆、饭店、商铺等视频网络接入大数据中心,实现对旅游区重点单位、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视频监控无死角。充分发挥县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中心作用,健全旅游举报投诉转办和处理制度,统筹各职能部门和镇街道明确分管领导和人员,加强协作及时处理回复各类旅游举报投诉,同时打造专业队伍,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反馈能力,以智能化方式及时处理解决问题。 (三)推进A级景区创建工作。提升景区服务管理水平 。推进海口仙湖湾、明星渔洞、碧云寺创建3A级景区工作,指导、配合帽天山地质公园、孤山片区做好景区提升规划的相关工作。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步伐,从门票、住宿、餐饮、咨询等方面实现网络“一站式”便捷服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区、景点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项目建设,完善游客集散功能。同时,完善旅游道路标识、标线、标牌建设。 (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加快道路交通、旅游标识、环湖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力度,力争完成旅游厕所建设任务,启动全县道路交通和旅游标识、观景台、停车场、旅游标识等建设。 (五)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促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组织从业人员行业培训和技能竞赛,为澄江县打造一批旅游业优质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