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戎装,扎根基层,用军魂助力乡村振兴,这就是退役军人、丽江市古城区普济村致富带头人和茂根的真实写照。他将让乡亲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化作一粒粒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如今已开出绚丽花朵。
普济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区西郊,背靠青山,面朝田野。过去的普济村,家家养殖泔水猪,环境脏乱差,远远路过都会闻到一股恶臭。如今的普济村,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中,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村民也纷纷办起农家乐、民宿、客栈等,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村容村貌靓了起来!
90后纳西小伙和茂根是土生土长的普济村人。年轻时,他离开故土,投身军营历练自我。2021年退伍回乡后,和茂根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在当选普济一组小组长后,面对“脏乱差”的村貌及低收入的村民,和茂根先从改善村容村貌入手,推出四条措施:一是党员带头树榜样。村党小组将300万元集体资金全部投入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体党员从自家做起,带头清理、带头拆除不和谐建筑。实施党员分片包干制,每名党员分片挂包3户村民,在组织引领和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体村民自行拆除不和谐建筑1.3万余平方米。二是统一规划齐步调。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试点为契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编制村庄规划,群众照着蓝图改、照着规划拆,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丝阻拦,共同推进规划完成。三是强化沟通聚共识。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意愿,做到人居环境整治思路一起定、措施一起想、工作一起干,增强群众主动参与、主动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四是村规民约促长效。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对厕所革命众参与、爱国卫生常开展和“门前三包”、垃圾分类、日常保洁等内容进行明确,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进行罚款或减少分红。目前普济村卫生户厕全普及、旱厕全消除,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
看到和茂根干事创业的决心,普济一组村民纷纷站出来支持他,村民和劲成在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主动出让承包的鱼塘,用于建设小公园。很多村民纷纷拆除私搭乱建,扩宽道路、腾出公共空间,植树种花,一点点把普济村建成花园村庄。
普济村的干劲,很快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认可,普济一组被列入丽江市古城区“一村一品”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安排项目资金2000万元,仅用38天时间,普济村改扩建了一条12米宽的通村路、一条6米宽的通户路,村容村貌逐渐靓了起来!
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后,和茂根开始琢磨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他认为,要致富,必须激发村民内驱力,变“要我致富”为“我要致富”。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茂根带领普济村主动融入丽江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引导村民发展纳西特色餐饮、观星民宿等乡村旅游产业,组建乡村旅游服务队,确保每户村民都有致富路子。如今的普济村花园、菜园、果园、公园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风景图。“我从小就生长在这里,村里改造好了,一天一个样,我打算今后开个农家乐,相信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村民和劲成说。
截至2024年11月,普济一组已有11家民宿、4家餐厅、1家儿童乐园,实现营收5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万元上升到了3.6万元。在他的带领下,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幸福歌儿唱了起来!
村庄靓了,腰包鼓了,和茂根并不满足,他想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位村民每天都能拥有幸福感。
在他的影响下,普济村实施文化记忆工程,引导村民树立良好村风家风。村里修编《普济村志》,修建普济寺历史文化观光长廊,镌刻碑文及村史典故,保护和展示优秀文化资源和记忆。普济村民自发成立古乐队、啊丽里歌舞队及百人合唱团,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每逢三多节、火把节、敬老节等传统节庆,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广场”上载歌载舞,邻村其他民族的锅庄队、舞队也一同联谊,唱响民族团结之歌。2023年,和茂根还实现了他的第一个愿望——带全村父老乡亲去游览北京天安门,村里很多老人感慨道:一辈子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和茂根是一位铁骨铮铮的退役军人,一个充满情怀的村民小组长,更是一名不忘初心的共产党员,在他的带动下,普济村村民如今幸福感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