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海新中型灌区建设工程项目 水资源论证报告公示 一、建设地点及建设规模 海新灌区为中型灌区,位于澄江市东北部山区,涉及右所镇、海口镇、九村镇3个镇。本工程在“抚仙湖湖外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工程”和“澄江市抚仙湖流域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一期)初步设计”工程建设基础上,通过利用前期已建提水工程及输水管道,同时新建部分泵站、输水管道及蓄水池,提高区域用水效率,扩大灌溉面积,为区域粮食安全提供水利支撑。工程共规划净耕地面积3.33万亩,设计水平年(2030年)P=75%频率下可供水量627万m3。灌区主要工程建筑物为灌溉管道、改造新造泵站、新建蓄水池,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二、占地面积及土地利用情况 海新灌区工程建设征地移民主要涉及澄江市九村镇、海口镇、右所镇共计3个镇8个村(居)委会。工程建设未涉及搬迁安置人口及重大专业项目,只产生部分生产安置人口。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相关规定,“工程建设区用地范围应由永久征地范围和临时用地范围构成。永久征地一般包括永久建(构)筑物的建筑区、对外交通用地和管理区;临时用地一般包括料场、渣场、作业场(含辅助企业)、临时道路、施工营地、其他临时设施用地及施工爆破影响区”。结合海新灌区工程建筑物布置及施工组织设计成果,将泵站、水池、闸阀井等项目用地纳入永久征地范围;将施工生产区、生活区、施工临时道路、施工条带等项目用地纳入临时占地范围。根据本阶段初步成果,工程建设征地总面积806.52亩,其中永久征地9.11亩,临时占地797.41亩。征地面积占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的比例较小,线性工程不集中连片征地,征地影响不大,通过对征用的各类土地给予补偿,改造当地部分中低产农田,能够保证征地涉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项目取、退水范围及可能存在的影响 本次灌区建设项目在抚仙湖北岸调蓄带提蓄水续建工程的提水泵站和输水管道建设基础上,通过规划新建3座提水泵站及配套输水管线,将调蓄带拦截的初期雨水和农田灌溉回归水引至本灌区进行灌溉;在澄江市中水输水管和大湾、蒿支箐1#、蒿支箐2#、热水塘1#、热水塘2#、牛鼻洞泵站及提水管改造工程,海口提水泵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将设基础上,通过规划新建2座提水泵站及配套输水管线,将澄江市中水厂中水提至本灌区灌溉,以替换该片区从抚仙湖取水灌溉用水量。工程施工期间,生产及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或引排至调蓄带、海口河、南盘江,不排入抚仙湖及其入湖河道,运行期退水主要排入调蓄带,剩余部分排入海口河、南盘江。 本次灌区建设项目通过抽取调蓄带截留的初期雨水及农田回归水、澄江市中水厂中水进行回用,一方面减轻入湖污染负荷,对改善抚仙湖水质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缓解片区水资源紧缺问题,进一步提高初期雨水、农田回归水及中水的循环利用率,对于片区水资源保护利用具有积极影响。 本工程灌溉退水不排入抚仙湖及其入湖河道,基本不对抚仙湖水量及水质产生影响,退水主要通过调蓄带收纳后循环利用,剩余部分排入海口河、南盘江,增加河流水量的同时,增加一定污染负荷,规划水平年,灌区实行高效节水,故工程灌溉退水较少,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后,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小。 四、工程总投资 按2024年5月份价格信息计算,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8984.76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16552.10万元,建设征地移民补偿静态投资2066.31万元,环境保护工程静态投资169.65万元,水土保持工程静态投资196.70万元。 五、公示方式及公示时间、期限 公示方式:采取在工程项目影响范围村张贴和在澄江市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http://www.yncj.gov.cn/)两种方式公示。 公示时间:本公示时间自2024年7月11日起,期限10天。 公众查阅水资源论证书方式:一是通过澄江市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进行查阅;二是到澄江市水利局咨询查询。 联系电话:0877-6911115 澄江市水利局 2024年7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