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决定”让增减挂钩转型


来源:澄江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5-06-01 11:10 点击率: 1打印 】【 关闭

“市场决定”让增减挂钩转型

2015-06-01 10:04:27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朱慧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土地管理重大创新。2011年以来,湖北省襄阳市全面推进试点工作,不仅实现了耕地保护和用地保障“两不误”,而且做到了农业转型和农民致富相促进,深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欢迎。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试点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

挂钩试点迎来新常态

――用地保障传导给增减挂钩试点的压力更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用地需求总量并未减少,只是土地供给更多地转向增加存量供给。而增加存量供给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开展增减挂钩试点,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增加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发展空间和资金支撑。同时,随着国家对耕地占补平衡的从严收紧,补充耕地的难度越来越大。而挂钩周转指标既能作计划指标使用,又能作耕地补充指标使用,今后对挂钩周转指标的需求势必加剧。

――政策调整对增减挂钩试点的要求更高。去年以来,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相继调整试点相关政策,对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国土资源部提出增减挂钩工作要“去行政化”,依托“市场决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行项目运作模式、实施方式、管理手段作出重大调整,挂钩实施方案编制必须更加精准,执行过程要更加严格规范。

――形势发展决定了增减挂钩工作推进难度更大。前几年的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比较顺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各地选取的都是一些拆迁少、投入低的优质资源。随着这类优质资源越来越少,今后的试点势必进入拆迁量大、投入剧增、工作难度大的攻坚阶段。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征迁工作如何更加规范、如何更加依靠群众等许多新课题亟待深入研究。过去那种不补偿就拆、先拆迁后补偿等不规范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

――改革红利将使增减挂钩试

点动力更足。前几年的增减挂钩试点缺乏相关改革配套和呼应,基本上处于单兵突进状态。今年,随着中央一系列改革的启动和实施,试点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必将大大改善,能够得到的支持和空间必将明显增加,试点工作必将动力更足、发展更快、效果更好。

善作善为实现新转变

新常态下的增减挂钩试点,既充满挑战,又蕴含机遇。这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积极应对,善作善为,努力实现三大转变。

――推升级,实现从增减挂钩向人地挂钩转变。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村转移人口规模挂钩的人地挂钩政策,是我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重大改革方向之一。我们要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安排部署,对现行挂钩试点进行改造升级,丰富挂钩工作内涵,拓展挂钩工作外延,创新政策、形式和内容,积极探索开展人地挂钩的路径和方式,打造升级版的增减挂钩试点。

――抓调整,实现增减挂钩工作从行政主导向市场决定转变。推进增减挂钩项目市场运作,要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和确保按时归还周转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在项目选址、实施方案编制、实施主体确定、建设资金筹集等方面的行政干预,放手由市场运作,探索出一套市场化的挂钩试点工作新机制、新路径和新方式,打造市场版的增减挂钩试点。

――促联动,实现增减挂钩工作由单打独斗向与协调共进转变。要抓住国家深化各项改革的机遇,将增减挂钩试点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统筹谋划,同步安排,协同推进。彻底改变挂钩试点过去那种单打独斗、单兵突进的被动局面,打造综合版的增减挂钩试点。(作者系中共襄阳市委常委、副市长)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澄江县国土资源局 发布人:11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