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江县2014年烤烟生产工作意见


来源:澄江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4-12-29 16:01 点击率: 1打印 】【 关闭

澄江县2014年烤烟生产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烤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切实抓好2014年全县烤烟生产,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县政府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市烤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以打造玉溪优质品牌烟叶为目标,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和生态烟叶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坚持烤烟生产服务于卷烟生产的方针,创新烤烟发展新理念。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引导烟农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措施到位率,完善扶持政策,促进烟叶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总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努力实现增收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全县烤烟指导性种植面积4.1万亩,其中:田烟0.3万亩、地烟3.8万亩,生物总产量610万公斤,田间消化不适用烟叶100万公斤。烟叶收购计划510万公斤,其中:指令性计划470万公斤、出口备货40万公斤。全县统一种植K326品种,上等烟比例69%以上。各镇(街道)在安排种植面积时,要考虑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适当留有余地,确保收购任务的完成。

  二、主要措施

  (一)政策措施

  国家烟草专卖局已明确2014年中上等烟叶收购价格提高5%。根据上级政策,结合我县实际,2014年烤烟生产收购扶持政策,调整补助内容和标准,加大对烟农直补和明补的力度。具体政策如下:

  1. 烤烟规范化种植补助。不分田地烟每亩补助50元(其中:烟草公司补助30元,农户交20元),用于烤烟保险费。按照烟叶生产收购合同约定种植面积计算,如烟农不投,烟草公司不予补助。

2. 种植K326品种的农户,按合同约定种植面积,每亩补助300元。(种植其它品种不予补助)

3. 优化烟叶结构补助,农户按照合同约定种植面积,清除底脚2片,每亩补助50元。顶叶打除2片,按每公斤补助0.9元补贴农户。每亩补助组织协调经费7元,镇、街道2元,村、社区每亩5元。不适用鲜烟叶处置经费8元。

4. 烤烟化肥奖售补助。全县供给烟农烤烟常规专用肥,综合售价2300/吨,比2013年减少200/吨。进价与综合售价的差额由烟草公司补助。

5. 2014年全县实行散叶收购,对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每担补助50元。按照谁分级谁受益的原则具体确定补贴对象。

  6. 烤烟育苗补助。全县统一实行漂浮(漂湿)商品化育苗,统一育苗的占地补偿费按照750/亩补助。

7. 烤烟田地机耕补助。全县安排机耕面积2.02万亩,其中:田烟0.2万亩、地烟1.82万亩。田地深耕机耙后种植烤烟的,按照田烟60/亩、地烟50/亩补助(农户按田40/亩、地20/亩支付)。

8. 烤烟病虫害统防补助。统防农药按购进现价补贴50%,统购发放给烟农施用。

9. 全县推广膜下小苗移栽新技术3.1万亩,凡是51以前移栽完,按合同约定面积,每亩补助10元。

10. 2014年烤烟灾害保险按《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关于印发2014年烟叶生长期间自然灾害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烟财201475号)的相关规定执行。灾害保险范围为烟叶生长期间遭受冰雹、洪涝(含泥石流)及风灾三种自然灾害。不包含病虫害,统一基本投保标准,不分田地烟,每亩投保50元。全损的赔付标准为:移栽后15天以内每亩赔付200元;15天后至团棵每亩赔付1000元;团棵后至现蕾每亩赔付1170元,成熟采烤期每亩赔付1350元。

11. 烤烟生产其他经费。安排县烟办生产组织协调经费10万元。安排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120万元。烤烟水浇地修缮、烟区路修缮、抗旱等经费125.9万元。安排烤烟防雹经费60万元,其中:县财政承担48.7万元、保险公司承担12.3万元。

12烤烟生产组织奖励经费。(1)完成烤烟生产收购责任状签订的各项指标任务的,每交售入库一担合格的K326中上等烟奖励18元,全部兑现到镇(街道),用于镇(街道)、村(社区)、组干部的奖励和烤烟生产的组织经费,奖惩办法由各镇(街道)自行制定完不成任务数的按比例从各镇(街道)生产组织和奖励经费中扣减。严格千分制考核,以市、县考评组评分为准,每扣一分扣减生产组织经费的8%。(2)对完成烟叶收购并且品种是K326量在3060万公斤的村(社区)奖励2万元,收购量在6080万公斤的村(社区)奖励4万元,收购量在80万公斤以上的村(社区)奖励5万元,并授予先进单位称号。(3)按照全县烟叶收购数量完成情况,县政府对在烤烟生产收购中作出贡献的县直部门相关人员,按每担不超过1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二)科技措施

  1合理规划,坚持轮作。镇、村、组和相关部门要针对今年农业生产特点,加大轮作力度,规模连片种植,按田烟100%轮作,地烟30%轮作的要求,田地烟连片面积不得少于50亩,联片规划,规划区内必须种植指定的K326品种

2建立以烤烟为主的耕作制度,优化烤烟前作。烤烟前作尽量种植油菜、小麦、蚕豆等作物,大力发展油菜。部分山区可实行轮歇或种植苕子等绿肥,培肥地力。

3优化品种结构,确保品种纯度。按照市政府“一县一品”的布局安排,全县种植K326品种,统一供给种子,杜绝劣杂品种和自留种。农户种植非指定品种的,一律取消化肥、育苗、机耕、品种、受灾等补助,不签订种植合同和收购合同,一律不予收购。

4坚持漂浮(漂湿)育苗,培育无病高茎壮苗。全县实行漂浮(漂湿)育苗移栽,计划面积4.1万亩,漂浮(漂湿)育苗由育苗业主统一地点、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管理。要严格做好育苗场地、育苗棚、盘、膜、剪叶器械消毒和打叶工作,做到适时打叶,打叶次数要求23次。严格按照育苗操作规程,加强水肥管理,抓好病毒病、“两黑病”、斑潜蝇、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培育无病壮苗,各育苗点要在成苗率上狠下功夫,成苗率必须达到80%以上。

5坚持“三合一”营养土垫塘移栽。无论田烟、地烟都必须进行异地换土,客土与农家肥、化肥、农药(多菌灵、甲霜灵锰锌)等拌匀堆捂成“三合一”营养土垫塘改良土壤,每亩数量不少于1吨,在1月底前堆捂完成。

6坚持标准,适时抗旱早栽。种植烤烟的田地提倡农机深耕深翻。田、地烟都按照1.2×0.5的规格,沟深田烟不低于40厘米、地烟不低于30厘米整地理墒,同一田(地)块要求定向拉线理墒、打塘、三看一条线,高垄深栽,提高移栽质量。要适时抗旱早栽。全县田烟于430前栽完,地烟于510前移栽基本结束。

7全县推广小苗膜下移栽新技术3.1万亩,占地烟面积的82%。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鼓励镇、村扩大小苗膜下移栽面积,各镇在规划联片的基础上落实移栽地点,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加快整地理墒步伐,保证在51前移栽完成。

8坚持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测土结果,针对不同的土壤肥力、前作情况,科学配方施肥,田烟亩施纯氮810公斤,地烟79公斤。田烟推广定位定量施肥,加强以水调肥的工作,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按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500公斤以上,改良种烟土壤,减少化肥施用量。

9加强中耕管理。要切实加强烤烟中耕管理,做到沟无积水,墒无杂草,田间无病株、病叶残体,无烟花、烟杈。

10积极引导地烟秸秆覆盖和揭膜培土技术。地烟在移栽后35天,在烟墒覆盖2530厘米长的秸秆,起到保温、保水、保肥、培肥地力作用。盖膜地烟在烟株移栽后3035天内进行揭膜培土,促进根系发育。揭膜培土的地块每亩可减少48公斤复合肥施用量。

11加强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强化病毒病、黑茎病、烟青虫、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防控力度,夯实育苗期及移栽成活期黑茎病的统防统治工作。在增施底肥的同时,以“三合一营养土”垫塘,每亩增施硫酸锌5公斤及硼肥2公斤,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每亩使用20030072%的甲霜灵锰锌与塘土充分混合垫塘,能有效预防两黑病的发生。同时,大力推行生物防治技术,推广烟芽茧蜂防治4.1万亩。

12合理封顶,彻底打杈,养好烟叶成熟度。烤烟每株留叶数控制在2022个及时封顶,施用化学抑芽剂抑制烟杈生长。养好烟叶成熟度,坚持上部烟叶46片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烤,达到烤完一棵桩的要求。

13科学烘烤,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烘烤辅导员业务素质和指导方式上下功夫,加强科学烘烤的指导力度,大力推广智能化烘烤,2014年投资570万元建设卧式烤房190座,积极探索清洁、节能、高效烘烤新模式,促进烤烟提质增效,力争在上部烟的烘烤上有新突破。

  (三)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烤烟种植面积的落实。各镇(街道)、村(社区)、组要抓好烤烟面积的落实,完不成烤烟种植面积和收购任务的镇(街道)创先争优、绩效考核各扣5分,部门包村的部门创先争优和行政效能考核各扣5。镇(街道)书记、镇长(主任)、分管烤烟生产的领导、部门包村的主要领导取消评优资格,扣除年终考核奖励。烟叶站(点)职工、辅导员扣除2个月的工资。各镇(街道)要把落实面积放在突出位置,适当留有余地。

2抓好现代烟草农业和生态烟叶的示范点的建设。按照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不断探索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管理的新模式,按照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原则积极发展职业烟农、家庭农场、烟草专业合作社、烟草协会等规模化经营主体。今年将重点扶持和发展3050亩的种植大户。有条件的地方适当集中土地进行规范化经营。相关部门要给予政策倾斜,优先安排机耕补助、专业化服务、烤烟收购单价承诺等优惠政策。坚持整体规划、单元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抚仙湖保护,整合集团、公司、县级土地流转的各种政策措施和资金,着力打造生态有机烟叶示范点。2014年在龙街、右所各安排3个,海口、九村各安排6个连片50亩以上的现代烟草农业试验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积极探索现代烟草农业新型合作组织模式。

3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综合配套、分步实施创新发展”的思路,大力整合利用烟草、水利、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加强和完善烟区水利灌溉设施、机耕路、生物防治、育苗棚、卧式烤房、烟草公司农机具等设施,重点抓好小冲水库重点水源工程的规划、设计、申报工作。力争进入2015年重点水源建设的盘子。

4加强烤烟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建成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能担当起全县烤烟科技推广的专业技术队伍。从选聘、培训、考核、管理等方面入手,真正把那些懂技术、思想品德好、工作作风踏实、做事认真,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加强对辅导员的技术培训,实行工作实绩与工资挂钩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方式,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进一步细化辅导员职责,分片包干、联系到户,把烟农种植面积、品种纯度、管理水平、烘烤质量、烟农效益与辅导员考核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不断提高行之有效的科技措施到位率,把烤烟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质增效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种烟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5坚持科技兴烟,努力提升烟叶质量。按照“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科技方针,把品种纯度、烤烟平衡生产、提质增效作为烟叶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狠抓实用技术措施的实施质量,特别是要抓好新技术集成和推广。加强对种植规定品种的宣传教育和引导,确保K326品种种植纯度,为提升烟叶风格特色奠定良好的基础。围绕提高烟叶质量,突破性地抓好漂浮(漂湿)育苗、特色优质烟叶专用肥、养好烟叶成熟度等技术措施的推广,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

6严格合同管理。以合同管理为主线,严格按照合同组织生产和收购。与烟农签订的种植收购合同要与种植实际相衔接,合同订购量要与实际种植面积相吻合,防止出现“空、假、重”合同。实行一对一签订合同,做到不漏签、不错签,保证入户率和准确率达到100%

7切实抓好烟叶烘烤工作。烘烤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同时也是我县烤烟生产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技术瓶颈之一。要加强节能降耗措施的试验示范,降低生产成本;加大对烘烤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大烘烤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烘烤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烘烤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有一定文化素质、技术精湛、管理规范的烘烤辅导员队伍,指导烟农科学烘烤。建立完善烘烤人员奖惩考核制度,强化烘烤管理,增强烘烤人员的责任意识,努力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种烟效益。

8强化管理,提高烤烟收购水平。烟草公司作为收购主体,要切实加强管理、加强学习,提高执行政策的水平和能力,主动应对各项烤烟生产工作。继续坚持“约时定点、分批交售、承诺服务”为主的收购模式,加大散叶分级培训力度。注意培养专业化分级人员,提高收购人员熟练掌握等级、品种特性的水平,完善收购服务模式,并配套相关政策和措施,营造良好的收购环境。要加强烟叶站(点)长和职工的教育管理,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政策水平,从抓生产开始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以完成总量为前提,提质增效为目标,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把生产水平体现在收购工作当中,努力做到烟农满意、红塔集团满意、烟草公司满意、政府满意。

  三、加强领导,扎实抓好各项措施落实

  烤烟是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面对当前的烤烟生产形势,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信心,振奋精神,始终把烤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改革的重中之重来抓,牢固树立 “烟草兴、经济兴,烟农富、澄江富”的 思想,坚持烤烟支柱地位不动摇,坚持做强烤烟产业不放松,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抓烤烟工作精力不转、力度不减,扶持烤烟生产政策不变,服务烟农热情不降,以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扎实推进烤烟生产工作。镇(街道)、村(社区)、组、联系镇(街道)村(社区)的县级领导和包村部门等各有关单位人员要加强对烤烟生产的指导和服务,认真宣传政策,帮助基层和烟农切实解决好烤烟生产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要深入生产第一线,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各项科技措施落到实处。各级要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做好烤烟生产收购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 2014 年烤烟生产收购目标任务。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澄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人:澄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