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

关于《澄江市“一县一业”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澄江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2-04-09 16:49 点击率: 2600打印 】【 关闭

关于澄江市“一县一业”实施方案

政策解读

 

202248日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澄江市“一县一业”实施方案澄政办发〔202238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便于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更好理解《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加强我市“一县一业”的创建及开展工作,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定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澄江绿色食品牌”,现作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视察时表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策。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定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澄江绿色食品牌结合澄江市蓝莓产业特点制定澄江市“一县一业”实施方案

二、创建优势

(一)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澄江位于滇中城市一小时经济圈、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距昆明52公里,距玉溪市87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境内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全年气候温和,空气质量优良,年平均气温16.4°C,常年降雨量9001200毫米,相对湿度76%,常年日照时数2414.8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种植蓝莓。蓝莓的种植条件包括:土壤呈酸性PH4.55.5),土质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515%),种植坡度不超过10%,具有排水性能好的灌溉条件。澄江市境内土壤以红土和酸性紫色土为主,为发展蓝莓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

(二)鲜果上市优势。我国北方蓝莓鲜果集中在69月上市。澄江种植的蓝莓具有早熟和反季特点,早熟蓝莓在3月即可上市,由于澄江气候独特,部分蓝莓品种一年可以结两次果,第二次果可以在9月份以后成熟,填补省外已无蓝莓上市的空白,同时正值国庆、中秋节期间,市场需求量增大、价格较高。

(三)生态优势。蓝莓属于寡营养植物,对土壤肥力条件要求较低。据澄江农业部门统计,在同等条件下,蓝莓对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都比其他作物少,以常年种植蔬菜相比为例,种植蓝莓每亩可减施氮肥86.11%,减施磷肥68.39%随着近年来澄江蓝莓种植技术升级,由原来的调酸、添加硫磺等模式改为基质土加松针的种植方式,经云南省农科院研究目前蓝莓种植对水体的污染可忽略不计。种植蓝莓能大幅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抚仙湖的保护。目前,澄江2家企业蓝莓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四)基础优势。澄江2004年率先引进蓝莓试验种植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种苗培育、新品种种植示范、产品深加工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逐渐成为云南蓝莓的种植中心、种苗中心、鲜果交易中心和技术扩散中心。2018年澄江市抚仙湖径流区5.8万土地统一集中流转,累计种植蓝莓1.1万亩澄江蓝莓种植户170余户蓝莓种植企业6注册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15蓝莓种植合作联社1蓝莓种植协会3蓝莓加工企业1主要加工销售蓝莓果汁、蓝莓酒等产值5亿元注册澄江蓝莓地理标识证明商标。澄江蓝莓的销售方式有地头自主销售、合作社购销、企业购销、小贩销售、网络销售等形式,已有4家企业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网络销售,2家企业已按照庄园经济的发展思路和标准建成蓝莓庄园。澄江蓝莓除在本地和昆明销售外,市场已拓展到成都、重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在全国早熟蓝莓市场中占到70%以上市场份额

三、创建目标

以合理规划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单产及品质提高为主线,严格落实耕地农化”、“非粮化要求重点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节水设施和生产基地化建设,蓝莓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蓝莓有害生物预警系统及防控体系建设,以及采后处理、贮运保鲜体系建设及产品市场开发,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与品牌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蓝莓种植,着力打造蓝莓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筑具有较强国内、国际竞争力的蓝莓产业体系,形成相对完备的蓝莓产、研、供、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蓝莓产业生产力格局。以打造蓝莓高效产业为核心,以优质丰产为突破口,加强无公害生产监督管理。重点抓好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出口贸易,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形成蓝莓产业良种化、专业化、区域化、基地化、管理模式化。                                     

四、创建内容

(一)稳定蓝莓产业规模化水平。以科学发展为核心,以优越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强化政策扶持,按发展集约化、品种名优化、栽培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一体化思路,逐步形成集蓝莓种植、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格局,扩大市场份额,打造澄江蓝莓优势产业带。重点建设优质蓝莓种苗繁育基地绿色生态蓝莓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两个基地。

(二)完善蓝莓产业专业化水平。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水平,推进标准化生产管理,提升蓝莓产品品质。重点以云南云蓝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澄江市菁汇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蓝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蓝莓产业专业化主体,重点开展大容器育苗移栽、土壤改良、高效节水、有机物覆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工作加强科技支撑,构建技术服务体系。整合优势科技、教学资源,依托省内外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等现有科技和推广技术队伍,构建一个蓝莓产业技术服务体系,针对蓝莓育苗基地、管理技术及采收、加工和副产品利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进行定期培训和服务;逐步规范蓝莓生产各个重要环节;组织专家编写蓝莓实用生产技术丛书或资料,推广蓝莓实用生产技术;多种形式对培训镇(街道)、村(社区)主管林业、产业、营销的干部进行培训,主要技术骨干和农民专业户、个体户;开展蓝莓产供销各技术环节的先进适用技术管理营销经验的培训,举办现场交流、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等技术指导和咨询,实施科技成果对接、送技术下乡等,提高农民经营管理的整体素质水平。

(三)提升蓝莓产业绿色化水平。在前期已通过2个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蓝莓产业向绿色化、有机化高品质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蓝莓及其加工产品的三品认证,争取在有机认证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特优产品,提升澄江蓝莓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全蓝莓产业的市场增值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到2025年,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15点;新增绿色有机认证20蓝莓绿色有机种植面积达10000亩。

(四)增强蓝莓产业组织化水平。做大做强蓝莓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采用承包、租赁等方式促进农民土地的集中流转,多培养专业种植大户,在农户自愿的原则下,进行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成立澄江蓝莓协会,实现蓝莓种植技术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蓝莓单位面积产量,夯实蓝莓产业科技保障基础,推进蓝莓产业的发展。到2025年,引进或培育蓝莓加工企业1家;培育产值上亿的蓝莓龙头企业1家;培育蓝莓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个。

(五)提高蓝莓产业市场化水平。网络营销商建立2家,建设物联网示范基地1个,打造10大名品1个,建成1个冷链物流系统。多元投入,引导发展,面向省外大市场,做大做强澄江蓝莓品牌,引导建立澄江的蓝莓产业联盟,以品牌打市场,建立一套品牌培育与营销的机制。加强对澄江蓝莓的宣传。通过支持召开各种类型的蓝莓会议、蓝莓论坛、蓝莓节等活动,以及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对澄江蓝莓的宣传,不断拓展澄江蓝莓的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发改、工业商贸科技信息局财政、农业、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以及(镇)街道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一县一业”创建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

(二)完善市场体系切实落实政府出台的系列引导市场发展的优惠政策,完善市场建设投入。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等级标准,推动重点企业进行质量管理认证和环保认证,提高蓝莓产品的质量和蓝莓种植户的从业素质。积极开展蓝莓生产示范基地的挂牌、验收和授牌工作,建立蓝莓生产基地技术规程与年检标准指标体系,普及推广蓝莓生产企业认证制度。

(三)提高科技水平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组织协调、依托和扶持科研院所、农业院校等科技力量,整合农科教资源,建立科研工作开放、流动、协作、竞争创新机制,以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为突破口,重点开展新品种选育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节水技术、绿色环保型投入品创制技术、蓝莓产品深加工技术、生物安全技术、高效低耗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

(四)加强政策支持。除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增加对蓝莓产业建设的投入外,各级农业发展基金、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农业专项贷款等都应向蓝莓产业适度倾斜。扶持资金实行导向性与激励性相结合,重点扶持品牌建设、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外建基地、外拓市场、人才培训等方面突出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20222025年积极鼓励蓝莓种植主体参与省级10名品评选活动,获得10大名品称号省级补助200万元,澄江市级对应配套200万元;获得云南省10强企业称号省级补助100万元,澄江市级对应配套100万元;获得20佳创新企业称号省级补助100万元,澄江市级对应配套100万元积极鼓励种植企业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获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澄江市级补助50万元,获得省级农业龙头补助10万元。

积极打造绿色食品牌,扶持“三品一标”认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补助2万元/个产品,澄江市级对应配套2万元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补助3万元/个产品,澄江市级对应配套3万元;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的,补助1万元/个产品,澄江市级对应配套1万元对绿色食品续展换证及有机产品再认证的给予1万元/个产品的补助,澄江市级对应配套1万元;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登记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的单位,补助10万元/个,澄江市级对应配套10万元;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单位,澄江市级配套工作经费30万元。

同时,对蓝莓产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大户、农村经纪人、科技人员等给予奖励。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基金,探索适合澄江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开辟多渠道的创业资本来源。

)加大招商引资建立蓝莓产业招商激励机制鼓励内企业围绕蓝莓产业链、资金、技术等需求以商招商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到澄江市,着力培育批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生产规模大、示范带动广的蓝莓企业增强蓝莓产业发展活力

 

 

                  澄江市农业农村局

                  202249

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澄江市“一县一业”实施方案的通知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