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2.0版)》政策解读 来源:营商环境处 发布时间:2025-10-24 17:32:40【字体:大 中 小】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2.0版)》(以下简称《三年行动》)。为便于社会公众及时了解《三年行动》,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近年来,云南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始终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作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1年9月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意见》,2022年5月实施《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的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擦亮,经营主体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24年底,全省实有经营主体总量达680.3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3%,撑起全省经济“半壁江山”。 然而,对标国内先进水平,我省仍存在政务服务效能有待提升、企业结构不优、政策落地精准性不足等短板。为巩固既有成果、回应经营主体新期待,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安排,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在广泛征求意见、履行各项评估程序基础上,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出台了《三年行动》,旨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与经营主体发展互促共进,为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二、总体思路 《三年行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有力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水平进入全国一流,持续擦亮“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商环境品牌。到2027年,全省经营主体总量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活力持续增强;“五上”企业快速发展,千人企业数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千人工业企业数、千人服务业企业数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企业占经营主体总数比重达到25%,经营主体活跃度力争达到70%。 三、主要内容 (一)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出4项重点任务 一是持续建设竞争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清理整治各类隐性壁垒。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持续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整治招标投标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提升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透明度。拓展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应用场景,目标到2027年累计服务授信超7500亿元。优化创新生态,加快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建设。落实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三张清单”,实施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企沟通圆桌会议等机制,优化完善厅局长“坐诊接诉”“巡诊”“上门问诊”。 二是持续建设稳定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涉企法律服务,建设昆明中央法务区南亚东南亚法律服务中心和“15分钟法律服务圈”。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行“综合查一次”。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是持续建设开放融通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不低于5%。用好南博会、腾冲科学家论坛等平台。丰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地方特色应用,大力培育AEO企业并落实好便利措施。依托中老铁路和“澜湄快线+”国际班列优势,重点发展多式联运。加强知识产权海外保护。 四是建设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环境。在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国家要求的基础上新增云南特色事项。建立开发区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推行“一窗通办+跨区联办”政务服务模式,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强化惠企政策集成服务,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兑尽兑。依法依规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拓展移动支付便民场景。 (二)深刻认识本地优势、找准与企业共赢结合点,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提出5项重点任务 一是杜绝无序招商和“内卷式”竞争。统筹调配重要资源要素,强化招商引资跨区域协同,对盲目上项目、破坏全省招商引资“一盘棋”行为,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营造稳定、公平、健康的招商环境。 二是提升投资和招商引资服务质效。发挥省级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专班作用,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和项目流转利益共享机制,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靶向招商,推进投资、融资、招商引资等平台互联互通,加强企业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 三是加强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激励。突出大抓产业、招大引强,“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政策导向,持续对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区予以激励。 四是简化审批流程。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统一报建,运用“绿色通道”实现“AI辅助初审+人工终审”。构建环评节能审查全周期服务。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保持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 五是完善项目落地配套服务。编制重大项目用地清单,深化“标准地”改革,推进区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聚焦“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推动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培育产业发展强载体,提出11项重点任务 一是培优扶强“五上”企业。到2027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000户,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达6350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达12000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4400户以上,做优做强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 二是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到2027年,全省千人农业企业数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三是发展工业特色优势企业。到2027年,力争全省千人工业企业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较2024年底缩小10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固基培强建筑业企业。到2027年,全省千人建筑业企业数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五是优化升级批零住餐业企业。到2027年,全省千人批零住餐业企业数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六是转型升级服务业企业。到2027年,力争全省千人服务业企业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较2024年底缩小10个百分点以上。 七是加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到2027年,全省专精特新企业达3000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70户。 八是创新发展科技型企业。到2027年,全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5000户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超17000户。 九是培育发展外资外贸企业。推动“云品出滇”,培育跨境电商主体,支持和吸引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入滇。 十是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到2027年,培育一批省级拟上市优质后备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资本市场云南板块。 十一是扶持发展个体工商户。到2027年,支持和培育一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最后,《三年行动》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践行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切实推动三年行动落实落地。 相关文档: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2.0版)》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