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推动阳光采购,打造优良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构建公开、公平、公正、和谐的政府采购环境。澄江市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促进政府采购工作提质增效,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全面擦亮“澄心澄意”一流营商环境品牌。 在服务质效上出实招,帮扶中小企业。一是扩大中小企业采购预留份额,制定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的具体方案,对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项目,要求采购人至少预留采购项目预算的60%专门面向中小企业,以“扩份额”助力中小企业“稳增长”。2024年我市面向中小企业预留比例为74.44%,较上年提高53.5个百分点。二是提高价格评审优惠。提高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价格优势,对未预留份额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项目以及预留份额项目中的非预留部分采购包,给予符合规定的中小微企业报价10%-20%的价格评审扣除。上半年,我市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619.38万元,占政府采购合同总额的97.98%,居玉溪市第一。 在宣传服务上下功夫,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强化组织宣传。按照《关于做好2024年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的通知》要求,邀请专业讲师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对重点行业部门点对点对接,使全市各部门充分认识到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消费帮扶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答疑反馈。依托政府采购工作QQ群和电话等强化与各预算单位采购专员的对接,帮助单位及时解决在填报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预留份额过程中的管理、技术、操作问题,在线指导各单位填报工作,确保全市预留份额工作足额完成。2024年全市采购“832”平台预留份额13.86万元,截至目前已成交62.56万元,切实帮助脱贫地区群众增收致富。 在监督管理上求突破,促进公平竞争。一是疏通市场准入障碍。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重点针对采购领域突出的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等开展整治,发现违法违规问题7个,坚决纠正各类妨碍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的行为。二是全面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以问题为导向,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加大政府采购工作进展情况跟踪,对合同签订、资金支付等完成情况实行“月通报”制度,规范单位采购行为,不断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破除政府采购门槛限制。 在全过程化上求创新,打造阳光采购。一是推动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自2024年1月1日开始,率先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采购项目的开标、评标环节均在政采云平台完成,不再开展线下开评标,切实减轻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阳光采购”。二是实行全流程信息公开。规范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加大信息公开力度,2024年公开采购信息279条,其中,公开政府采购意向116条,采购公告20条,中标、成交结果20条,采购合同123条,充分发挥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开促规范的作用。三是开展政府采购全过程管理。印发工作要求,对采购预算、采购需求、采购方式、履约验收、资金支付、信息公开等环节实施预警监控管理,做到采购监管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维护公平高效、阳光透明、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秩序,不断提升政府采购工作的质效。 澄江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股供稿 2024年9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