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江·互联网+双创产业园向社会开放科研设备共享共用的相关情况


来源:澄江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05-16 15:59 点击率: 21打印 】【 关闭


澄江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提出了在澄江建设云南省县级领先的“互联网+双创”产业园的要求,通过引入合作伙伴,于2017年11月18日建成并运营了澄江·互联网+双创产业园经过半年多的运营,澄江·互联网+双创产业园已经发展成为云南省县级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双创产业园,成为澄江县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窗口,展示澄江发展成果的窗口。

一、产业园基本情况

澄江·互联网+双创产业园是集电商、金融、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电子商务园区,具备电商人才培训、企业成长孵化、线上线下产品体验销售、交易结算、售后服务等功能。产业园选址于龙润园12栋一、二楼商铺,总建设面积3700平米,目前预计投入资金660万(投资金额待审计结束后以审计结果为准),包含仙湖草堂、旅游接待中心、智能体验馆创业咖啡吧、创业酒吧、多功能厅、双创党群服务中心、众创青创之家、众创妇女之家等

    二、主要做法

澄江·互联网+双创产业园以智慧旅游产业为核心,打造云南省县域一流的乡村连接城市的互联网+双创平台。澄江双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入驻企业参加各类科技成果展示会、洽谈会和推介活动,积极协同县各职能部门,做好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服务考察团(组)到双创产业园的考察交流、项目对接等活动安排。

(一)降低门槛。产业园包含仙湖草堂、智能体验馆、创业咖啡吧、创业酒吧、多功能厅、双创党群服务中心、众创青创之家等,创业企业及创业个人全免费拎包入驻,提供免费培训人才招聘、政策咨询、技术指导、项目申报、贷款申请、活动路演等服务有效地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二)整合资源。县委组织部在双创园设立了党群人才服务中心、玉溪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仙湖卫士”工作室;县委宣传部在双创园设立了文创办公室;团县委在双创园设立了众创·青年之家;县工信局在产业园挂牌设置澄江县科技成果转换中心;县科协设置科普e站宣传点;县妇联在产业园里挂牌设置“妇女之家”、“澄江女企业家协会”。

(三)聚集优势。双创园自开园以来,始终保持满员入驻,入驻企业由原来的23家增长至27家,包括旅游、文创、电商、科技、智慧平台等一大批优质创新企业,既有基于传统零售业、服务业基础上的创新、创业项目,也有机器人、智慧旅游系统、大数据平台、人脸生物特征识别这样的高精尖科技项目;既有已具雏形的实体经营,又有通过互联网进行运营的网络经营体。

(四)活动丰富。双创园自开园以来,接待了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调研和参观83批次2378余人;组织开展现场教学、电子商务培训、读书会、职业素养培训会、CEO公开课、亲子活动体验、“三八”传统服饰文化礼仪培训、“三八”妇女节创业创新成果展示、智能系统展示会等活动35次3120余人;举办招聘会5次,到场参加的企业达到120多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共吸引约2600名求职者到招聘会现场,在招聘会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有200余人。

  三、取得的成效

(一)搭建科普驿站。澄江县科学技术协会在双创园设置了1台电子科普宣传设备,有科普e站、澄江资讯、反邪园地、科普大讲堂、科普v视频、科普网络书屋、科普报刊、科普澄江、个性版块九大功能区,该设备对外免费开放,可提供学习科技知识技术、观看科普视频、科普图书、报刊等服务。

(二)提供智能体验。智能体验馆内科技展品包含:3D打印机、智能机器人、无屏电视、VR眼镜、航拍无人机等设备。自开园以来,智能体验馆接待了省、市、县相关部门调研和参观83批次1378余人,还成功接待吉花小学、凤山小学、机关幼儿园等学校师生1000余人参观体验4月12日—13日在智能体验馆举办了智能系统展示会,县直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人员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三)推广创业知识。在双创产业园二楼设置1个电子宣传屏,公开入驻企业情况、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发布、信息公开等;在多功能厅里设置了微巢学院,为各类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课程、项目策划推广、政策法规咨询、企业人才招聘、后期跟踪支持等各项创业辅导服务,提高小微企业创业成功率,让每一位有志创新创业的人员获得智力支持、政策扶持、资金扶助,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明星。

(四)提供活动场所。多功能厅及创业咖啡吧共有3台投影仪,可供园区内入驻企业及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2017年12月4日,县文广体局在双创园多功能厅成功举办以“创新成就梦想 创业改变未来”为主题的澄江县2017年创新创业读书会,县直部分机关单位、园区入驻企业共100余人参加活动。2018年1月29日晚上,在创业咖啡吧举办“文学的力量”读书分享会,县政协副主席、作家张丽萍老师做客分享会,县文产办、县文广体局、广大读书写作爱好者40余人参加分享会。

  四、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运营方管理模式滞后。运营管理模式没有结合澄江实际,合作伙伴未实现人才、技术、管理、资金、平台、资源的充分衔接,科技创新服务人员缺乏、平台落后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与服务对象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二)孵化器功能不完善。服务方式尚处在初级阶段,仅提供场地、物业管理等常规服务,无法为入驻企业提供创新创业辅导、投融资等服务,不具备整合孵化资源的能力,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三)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不健全。运营方没有结合澄江县实际情况制定智能体验馆、多功能厅共享共用管理制度或办法,没有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工作,园区智能体验馆及多功能厅的利用率没有达到最大化。

(四)智能体验馆资金投入不足。智能体验馆占地约350平米,馆内展品有40余件,展品数量总体较少,造成部分展柜、展架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展品更新速度慢,特别是科普展品的展示内容难以跟上科技的发展步伐,导致部分展品的互动性、娱乐性、体验性缺乏。

  五、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机制;着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改进新工艺、发展新产品。

(二)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离校返乡、农民工离岗返乡、各类活动等有利时机,依托网络媒体、有线电视、手机短信、广场广告大屏等载体,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政策宣传。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创业精神和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三)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拓宽创业投资资金供给渠道,缓解创业创新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金融市场服务创业创新的功能,为创业创新者提供更加低成本、便利化的金融服务。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不断健全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四)建立人才开发机制。进一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更加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知识创新体系,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以电子商务培训为重点,与各类院校联合打造就业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大学智力资源优势,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大学生进入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创业能力和水平,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优势环境。

  六、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大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发展高端制造业以及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新材料,推出新产品,创造新模式。以产品创新为主导,以工艺创新为手段,以机理研究为基础,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产能过剩行业和高污染行业的兼并重组,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与新技术产能的等量置换,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二)有效发挥信贷政策作用。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倾斜,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构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多元化融资渠道。在科技领域,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特别是小微科技企业的信贷投入,深化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点,加强科技、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协调,形成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合力。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增加科技、科普展品数量,提升共享共用科技、科普展品质量,加快部分展品的更新速度,丰富展品的互动性、娱乐性、体验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从研发、实施、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加强对企业的引导、扶持,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信心。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