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财政监管机制的思考
规范和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有利于国家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落实,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与发展,各地扎实推进基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逐步健全财政监管机制,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切实做好各项财税政策贯彻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强劲增长,惠农投入不断扩大,财政监管面临的任务越加繁重。强化财政监督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提高对财政监督职责的认识。财政管理强调科学化、精细化,确立的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理念。具体来说,就是把预算编制作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根本基础,把预算执行作为关键环节,把绩效管理作为重要目标,把财政监督作为有力保障。“四位一体”的四个环节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财政资金运行必然离不开财政监督。财政的主要职能是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财政监督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短缺。《会计法》第27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2013年2月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新增设“财务监督”一章。强调事业单位应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接受监督,这体现了对财政管理制度建设及加强财政监督的明确要求。
二、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运行内部监督。内部监督制度是财政资金运行的稳定器。财政应进一步完善财政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并严格加以执行。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要求,应落实总预算会计、预算单位会计、财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会计、稽核监督等岗位责任制,确保各岗位运转严谨、高效。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和银行账户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对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零余额账户等管理。按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规定,规范财政资金收付管理流程,将所有财政资金收付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实现资金收付各环节之间有效制衡。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实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严格监督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轮岗。充分发挥专职、兼职财政监督员的作用,对账户管理、财政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日常工作实施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不同岗位之间开展业务互查。
三、进一步完善公示制和抽查巡查制。近年来,涉农类、民生类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日趋增多,资金面广量大。积极推行阳光财政,借助社会力量,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是加强惠农资金监管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财政资金的类型和特点,实行分类监管。财政涉农补贴补助资金,全部纳入“一折通”平台管理;预算管理的资金,全部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平台;建立专项资金监管机制和监管平台;严格专户管理制度,完善财政直接支付制度。此外,还应切实做好有关涉农类、民生类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公开公示工作,认真贯彻实施相关文件精神,及时、准确、完整地公开有关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内容包括政策依据、资金来源、发放标准、发放形式等,方便群众查询。真正做到有关涉农类、民生类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分配到哪里就公开到哪里”。财政各职能部门应对公开公示的情况记录保存,建立档案备查。此外,财政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加强抽查或巡查,准确掌握有关涉农类、民生类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发放情况、财务管理情况,针对公开公示和抽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抓好整改并向上级财政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四、探索试行特邀财政监督检查员制度。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在农业、水利、村庄建设和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如何强化监管,财政了解和掌握的资金使用信息往往狭隘、有限,制约了监督检查的深入开展。为进一步增强财政监管合力,构建财政资金安全防护网络,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可探索试行特邀财政监督检查员制度。充分发挥他们开展农村经济业务频繁、掌握资金使用情况较多的优势,充分利用他们积极宣传财政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维护财经纪律;及时反馈群众意见和建议,反映与财政工作有直接联系的社会热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提出改进财政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督检查的综合效能。
五、扎实开展对财政收支监督检查。深入贯彻实施《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财政部门应加大力度,综合运用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方式,加强对各预算单位的业务监督检查与指导。结合近年检查出的共性问题,可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各预算单位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统一性;预算编制从单位开始,逐级编报;健全预算执行机制,强化预算约束。
2、政府经费支出情况。严格支付方式和支付程序,严格内控制度,加强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严禁坐收坐支及违规大额提现等。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和资产管理情况。严格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统一会计账簿设置,规范科目使用,规范会计核算;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规范和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通过有针对性地重点检查,准确查找出管理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给予业务辅导,促进各预单位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六、着力提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必须紧紧依靠财政干部,为此,必须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适应新情况、新任务,要大力提升财政干部的能力与素质。财政部门应经常组织专题培训、参观交流、业务研讨、案例分析等活动。多途径、多形式,提高财政干部的财政业务水平和法治理念。重点强化近年来预算管理、国库收付改革、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农村社保、财政支农、农村建设、财政就地就近监管、六五普法、财政信息公开、廉政建设及作风建设等方面新内容新业务,帮助财政干部提高业务本领,筑牢思想防线,实现财政权力责任的结合,将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都纳入体制约束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确保财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确保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双安全”。
规范和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有利于国家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落实,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澄江县绩效管理科
二0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澄江县财政局 发布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