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的一项惠民利民政策,作为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农业保险发挥了联结财政金融的优势,具有分散风险和损失分摊的金融特征,体现中央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导向,体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体现财政金融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云南监管局充分发挥就地就近优势,聚焦监管重点,突出精准有效,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确保农业保险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到位。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强化责任担当 2019年5月29日,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监管局领导坚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亲自抓、重点抓,领导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从监管审核的角度理顺职能职责,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谋划推进监管审核工作,进一步推动云南省农业保险政策的执行,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加快云南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云南省“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 二、加强沟通协调,不断创新监管机制 一是云南监管局加强与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和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沟通联系,共同研讨政策,把握政策口径,明确工作重点,及时掌握农业保险工作推进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研究如何解决,做到各司其职,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二是要求州(市)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林草部门和承保机构的协同合作,细化监管规范,形成全流程、全覆盖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要求各县(市、区)财政、农业农村和林草部门要对承保机构申报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以确保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注重审管结合,不断创新监管方式 日常监管是年度补贴资金审核的基础和关键。云南监管局在日常监管中密切关注云南省农业保险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基层部门在执行此项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在监管方式上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深学细研审核要点。为确保吃透文件精神,提高政策理解力和审核质效,云南监管局精心组织工作人员专题学习相关政策文件,重点关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审核的核心原则、工作要求和流程规定,并通过学习研讨梳理审核要点,熟悉审核流程,掌握审核方法等关键要素;二是精心抽选审核对象。结合历年审核情况以及相关州(市县)农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重点选取当年申报金额较大、增长幅度较快和关键指标存疑的部分地区和承保机构作为现场重点核查对象;三是采取“点面结合”的审核方式。在资料审核的同时,结合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每年重点选择两个州市,每个州市选择2—3个县进行现场审核,按照审核内容进行重点跟踪审核,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 四、突出监管重点,不断提升监管成效 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云南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不断增长,为确保保费补贴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云南监管局在监管方式上突出三个“核实”,一是核实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对照管理办法规定条款,审查资金申请材料及其附件要素是否齐全,同时重点关注承保机构收取参保主体保费、承保理赔公示、保险综合费率等关键性要素,注意审核承保机构农业保险保费清单、农业保险台账等资料比对验证,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二是核实资金划拨程序的规范性。在资金分解拨付环节,重点关注地方财政部门分解下达的及时性和拨付流程的规范性,尤其关注县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在资金结算环节,重点核查资金的划拨、入账、使用是否合规,切实防范资金风险;三是核实参保主体的合规性。梳理审核上报的补贴资金明细表,通过对参保农业保险品种、种植面积养殖数量、承保机构实地查验痕迹等资料核实,并结合电话抽查回访,核实参保主体是否真实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