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省、市的工作安排,澄江市自2020年启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已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以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切入点,以战略性重组为重点,以构建“1+5+N”国有企业模式为着力点,以实现全市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推进澄江市国有企业改革。澄江市国企改革进展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有关对策建议如下: 一、国企改革进展情况 (一)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澄江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需求和工作推进实际,2020年5月份印发制定了《澄江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实施方案》(澄发〔2020〕1号)及《澄江市市属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办法》、《澄江市市属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澄江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实施意见》、《澄江市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澄江市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实施意见》、《澄江市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的指导意见》、《澄江市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澄江市市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8个配套政策,2020年10月份印发了《澄江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事项权利责任清单》(2020版)。2021年在已有制度文件的基础上,新制定了《中共澄江市委办公室 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澄江市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澄江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澄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澄江市市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澄江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澄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澄江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澄江市市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办法(试行)》的通知》,及时完善了制度文件,满足国企改革、国资监管、国企发展过程中新产生的制度需求。 (二)国有企业改革总体进展情况 2020年2月份澄江市成立了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年5月份注资2亿元组建成立了澄江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通过对前期改革工作推进的总结及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了“1+5+N”(澄江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为1户核心集团公司及出资平台,下设5户二级板块公司,其他N户企业依据业务归并原则归并至5户二级板块)的整体整合重组架构,2021年10月,国投公司下五个二级板块(国有资产运营、城建、产投、文旅投、人力资源)5户企业已完成工商注册,“1+5+N”总体企业组织结构框架已初步搭建。同时第三方中介已依据分批分类、轻重缓急原则对市属国有企业分批次开展法律尽职调查、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工作,第一批开展的13户企业法律尽调工作已完成,清产核资及一企一策方案制定工作也初步完成;依据《工作方案》(澄办通〔2021〕39号)确定的时间节点,澄江市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方案初稿已制定,正在进行修改完善及按程序上报决策印发落实工作。 (三)资产资源配置情况 为做大做强澄江市一户核心国有企业,自澄江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2020年对其完成注资2亿元,2021年截至11月对其完成注资2.74亿元,截至2021年11月,累计已完成注资4.74亿元。同时,澄江市着力盘活资产资源,加大国有企业内部资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梳理土地、建设项目、股权、实物资产、其他资产,编制资产名录,通过评估注资、股权整合等方式盘活存量和沉淀资产,促进优质资源向主营业务、优质主体聚集,优化企业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提升国有企业投融资实力,打造主业突出、产权清晰、现金流稳定的核心企业。 (四)公司制改革工作情况 公司制改革是省、市高度重视的国有企业改革中一项重点工作,澄江市积极推进玉溪古滇国文化园、澄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澄江县禄充污水处理厂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通过多次下发通知、召开推进工作会、按月督促推进改革进度等方式推进工作进度,并及时协调解决改革工作推进中的各项问题,截至2021年11月,3户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工作已完成,并与国企改革工作协同推进,依据业务归并原则,完成了股权重组划转至澄江市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思路中“1+5+N”框架的相对应二级公司板块工作,实现了第三方服务成果(清产核资、法律尽调、资产评估等)充分利用,加快了澄江市国企改革步伐。 (五)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情况 根据省、市相关工作安排,澄江市积极布置并推进澄江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于2020年9月11日经澄江市市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澄江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细则》。截至2021年11月,澄江市已签署移交协议29家,移交总人数639人,党员128人。其中,中央企业16家,移交总人数276人,党员67人;省属企业10家,移交总人数81人,党员2人;市属企业1家,移交总人数37人,党员8人;县属企业2家,移交总人数245人,党员51人。澄江市通过持续开展各项工作,确保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有序、过渡平稳。 二、面临的困难问题 (一)改革重组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众多。澄江市国有企业存在小、散、多、乱的特点,各企业分散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且存续时间长,财务上存在大量往来款、三角债,人员上存在主管部门占用企业人员,管理上存在政企不分等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需协调的部门多、难度大,对国有企业改革形成较大阻力。 (二)企业管理人才匮乏。澄江市原各国有公司大部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向社会招聘的临时人员,因薪酬水平限制、来源渠道单一等因素,招聘人员综合素质尚有欠缺,导致改革推进过程中新组建的国投公司体系领导人员来源缺乏储备,缺乏渠道。企业管理人才匮乏,不能满足公司管理,运营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的需求。澄江市虽然已在探索多元化的企业领导人员进入方式,但现阶段还未取得实质成果。 (三)企业经营性资产规模小,融资能力不足。澄江市国有企业资产结构差,资产规模较小,资产质量不高,可经营性的优质资产资源占比小,多为项目形成的项目资产,政府划拨的公益性资产,基础设施等,导致金融机构对资产认可度不高,融资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公司发展及项目建设的融资需要。 (四)国资监管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澄江市国资委虽已在澄江市财政局挂牌,澄江市国资金融服务中心作为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成立工作也已获澄江市委编办同意,但人员进入尚未落实,现阶段仍无人员。因监管工作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缺乏相对专业人员实施,协调解决改革深层次问题力量薄弱,履行国资监管职责不够有力,国资委机构日常运转存在困难。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县区国资、国企监管的业务培训,业务指导。通过组织开展国资监管综合培训、工作会议等,加强工作联系和交流、信息沟通、政策培训、指导县区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国有企业考核分配管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工工资总额管理、中长期激励实施及规范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规范董事会及董事会队伍建设和落实董事会职权、资产划转、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等方面工作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二)加强县区国资监管机构建设,人员充实。积极推进县区组建成立或明确了国资监管机构或部门,构建县区国资监管网络,落实县区国资监管机构职能配置和机构编制设置工作,充实专业人员力量,增强县区国资监管履职能力。 (三)推动建立、共享企业管理人才资源库,拓宽县区国有企业管理人才多元化来源渠道。通过人才资源库的建立、共享及打通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政策通道,拓宽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来来源渠道,增强县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四)出台支持县区国有企业发展政策,用政策红利助推县区国有企业发展。制定出台在县区国有企业经营决策自主权、容错免责机制、薪酬激励机制以及特殊行业特许经营权授予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助力县区国有企业发展。 (五)建立县区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性项目建设时的成本覆盖,获得合理回报机制、途径。实现县区国有企业自身发展与服务县区发展之间的良性协同。 澄江市财政局国资股 李江湖 电话:6685681 2021年12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