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措并举 助力大鲫鱼河水质提升


来源:澄江市财政局 时间:2022-07-20 17:46 点击率: 348打印 】【 关闭

大鲫鱼河位于澄江市抚仙湖南岸,发源于燃灯寺水库,河流全长8千米,落差30米,平均坡降10‰,径流面积12.5平方千米,河道常年有水,多年平均径流量308.6万立方米。由路居镇管辖流经上坝、中坝、下坝3个村民委员会21个自然村33个村(居)民小组,总人17758人。径流区耕地面积9302亩,自2018年土地流转以来,一直休耕轮作,部分土地按照农业产业种植结构调整种植荷藕、水稻、烤烟等农业面源污染较小的农作物。

根据市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水质监测情况显示:20221年入湖口水质综合评价为Ⅳ类;2022年上半年水质情况为:1月份水质为Ⅱ类,234月份水质为Ⅲ类,5月分水质为Ⅴ类,6月分的氨氮评价为Ⅴ类,总磷评价为劣Ⅴ类。

按照澄江市河长办发便签2022〕7号的工作提醒,如果今年的后6个月(2022年7-12月),若每个月的氨氮≥2.58mg/L(劣Ⅴ类)或总磷≥0.36mg/L(Ⅴ类)则全年综合评价将为Ⅴ类,因此今年的后6个月7-12月),路居镇大鲫鱼的水质综合评价均不能超过Ⅳ类。

虽然这一工作提醒,给大鲫鱼河的运行管护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但是澄江市财政局一刻也不敢怠慢,并且按照澄江市委、市政府及河长办的工作要求,与政府办、路居镇的领导联合行动,及时深入大鲫鱼河的每个旮旮角角,实地走访调研,形成共识,并制定了以下多项措施,以助力大鲫鱼河入湖水质脱劣、达标。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抚仙湖保护治理指示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道管理保护机制,因地制宜治理生活污水,打好入湖河道截污、清淤、护岸、引水组合拳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抓好大鲫鱼河综合治理。

二、制定治理目标

2022底,大鲫鱼河生态环境全面好转,水生态系统功能较好恢复,河流生态环境整体改善,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管理保护目标,大鲫鱼河地表水国控和县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Ⅳ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渠生态格局基本形成。

三、细化工作方案

(一)提高思想认识方面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扛牢杠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牢河道治理的政治责任,坚决破除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转变工作作风,扎实深入实施最基础、最根本、最紧迫的源头治理措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抚仙湖水质长期稳定保持I类。

(二)加强群众教育。 群众生态环保意识不高,存在将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扔,以及污水倾倒入河情况。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涉水法律法规的科学知识,增强公众涉水法治意识,加强河长制工作宣传教育,形成人人护河、爱河的良好氛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对在河道内随意开口取水、破坏河道、或倾倒垃圾的村民进行了批评教育或处罚。

(三)继续推进截污治污工作。村落截污治污不彻底、不精准。大鲫鱼河流域内部分村庄截污治污工程不够完善,仍存在污水跑冒滴漏、雨污混流的现象,雨季期间存在污水管网冒顶现象。因此,必须坚持精准排查、精准施策、精准截污、精细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已建村落截污工程,及时启用路居镇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实现污水全部纳入污水管网、统一进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排放,做到源头截精准、末端全处理、排放运行达标。

(四)疏堵农田排水口。目前,口排查封堵不到位,低污染水经雨水排口、农田尾水口进入河道,对大鲫鱼河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必须对大鲫鱼河道排水口进行全面排查,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有序开展排口封堵工作。一是封堵入河排水口;二是沿大鲫鱼河两侧修建生态净化沟渠,专门用于农田尾水的净化排放。

(五)恢复生态湿地净化功能。由于旁侧湿地多年运行,净化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并形成大鲫鱼河的二次污染源。因此必须常态化开展“河长清河”“清四乱”行动,强化河道、湿地管护,清理河道及周边农田垃圾,定期收割水生植物,确保湿地发挥应有功能。

(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鲫鱼河流域设施农业推进缓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组织方式未实现全面转变。迫于生态保护的压力,建议一是推广运用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等技术,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跟进绿色防控,从源头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二是借助土地流转契机,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无公害化发展,加快大鲫鱼河流域内的农业种植绿色发展转型。

(七)增加水质监测取水点。就目前情况来看,存在水质分析不精准,未能全面反映河道水质的情况。建议提高河道水质监测频次,分别对大鲫鱼河燃灯寺水库、上坝龙潭、上坝小学、中坝(路居污水处理厂对面)、大鲫鱼入湖口共5个断面开展水质监测,充分研判河道污染源头。完善水资源等基础信息采集,加强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河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八)积极争取资金。按照河道水毁修复、生态湿地保护、项目建设资金申报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澄江市财政局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及时向上反映问题,申请到玉溪市级财政管护资金15万元;其它关于大鲫鱼河水毁修复工程、生态湿地净化功能修复、径流区生态综合保护资金的争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完善部门联动机制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实管护责任。河长责任管护单位、路居镇要统一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从立场、品质、能力、意志上深刻认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重大意义。扛实管河治河责任,严格按照市“湖泊革命”指挥部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主动加大巡河频率、延长巡河时间,全面摸查水质恶化原因,以科学的决策、精准的措施推进大鲫鱼河水质提升工作方案的拟定。

(二)压实工作任务、形成部门联动。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湖泊革命”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既定目标及时间节点完成。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一是建议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类流域内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建议各职能部门积极会同路居镇研究解决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把大鲫鱼河水质提升工作抓牢抓实,确保全面改善大鲫鱼河流域水环境;三是建议路居镇制定对上坝村、中坝社区、下坝社区村组干部及河道管护公司履行河(湖)长制管理考核细则,压实属地和管护公司责任,真正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

三)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形式、多频次宣讲大鲫鱼河脱劣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实施河(湖)长制的重大意义,提升群众环保意识。要主动向社会公开曝光偷排、漏排污水和不配合河道环境整治等现象,对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先进事迹和个人给予表扬、宣传和奖励,使群众真正了解并积极参与河道整治工作,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河道环境整治、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跟踪督办。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组织开展方案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全程跟踪问效,对各责任单位工作落实情况执行专报,直至大鲫鱼河入湖水质稳定保持Ⅳ类。河道责任单位建立信息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对完成任务及时开展“回头看”,确保大鲫鱼河道整治到位,严禁问题反弹。

五、长期坚持

大鲫鱼河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必须由多部门合作打持久战的工作,因此,澄江市财政局将尽最大的努力,与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服务姿态、多方筹措、开拓进取,确保从大鲫鱼河流入抚仙湖的每一滴水都达到排放标准,为抚仙湖永葆I类水质做出积极的贡献。

 

澄江市财政局办公室 黄发林供稿

                     电话:0877-6685712 

                     2022720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