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化造林管护工作的督查通报
2013年冬至2014春年绿化造林管护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督查情况看,各镇、街道及林业等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绿化造林目标任务及分工要求,抢抓冬春造林有利时机,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去冬今春绿化造林目标任务。全县共完成杨树种植27.5万株,其中:凤麓街道1.5万株,龙街街道7万株,右所镇5万株,海口镇5万株、九村镇5万株、交通运输局4万株;完成核桃种植1.62万亩,其中:凤麓街道0.01万亩,龙街街道0.2万亩,右所镇0.21万亩,海口镇0.81万亩、九村镇0.39万亩。绿化造林工作结束后,各镇、街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造林管护工作,确保造林成活率。目前,新造林核桃成活情况较好的片区有海口镇石门、小水井、大塘子片区,龙街小白岩片区,右所小湾、旧城片区,九村鱼塘村片区,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成活情况较差的有九村镇花园片区(面积260亩)、黄草铺片区(面积1100亩),海口镇马吃水片区(面积500亩),右所镇大营盘片区(面积220亩),主要原因是群众积极性不高,对萌芽期管理不重视,供水不足,管护不到位。目前,花园片区正在进行核桃补植。
二、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绿化造林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绿化造林工作。各镇、街道相应成立了以镇长、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绿化造林的规划、种植和管护工作,确保绿化造林工作有序推进。
(二)落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澄江县2013年―2015年绿化造林实施方案》(澄办发〔2013〕102号),明确了绿化造林的目标任务和规划布局,县政府与各镇、街道签订了绿化造林目标责任状,将造林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街道。各镇、街道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将杨树种植作为绿色通道工程、江河沟渠水库防护林工程、面山绿化工程和非耕地覆盖绿化工程来规划实施。并结合核桃的种植特性,合理规划,在海口石门片区建成1000亩以上核桃连片种植示范基地1个。在细化方案的同时,各镇、街道进一步将管护责任分解落实到村、到组、到大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三)出台补助政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澄发〔2013〕25号),明确了核桃种植的相关补助政策,对常规核桃苗木每亩补助300元,核桃大苗每亩补助1000元。县十六届人民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纪要也对杨树种植补助标准进行了明确,杨树每棵补助20元,目前,第一批补助经费235万元(10元/棵)已拨付到各镇(街道),剩余补助经费将于验收合格后拨付。
(四)严把造林质量关。为确保苗木质量,由县林业局负责杨树核桃的苗木调运和杀菌工作,县种苗站、林检站、营林站联合严格把关种苗质量,对有病虫害的苗木坚决销毁,确保苗木质量。同时,安排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核桃杨树种植的每个环节,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对挖塘、栽植不达标的,坚决督促整改,并强化对各镇、街道病虫害防治、施肥、修剪等管护工作的指导,确保造林成活率。
(五)强化宣传培训。利用会议、电视、广播、板报、专栏、标语等形式,对绿化造林管护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电视媒体播报绿化造林工作6余次。县、镇(街道)、村(社区)多次组织召开绿化造林动员会、推进会,县林业局举办核桃种植管护技术培训10期,培训人数800余人次,邀请省林业厅核桃种植专家开展实地培训授课2次,发放种植技术宣传单、挂历、小册子5200余份。通过一系列宣传培训,群众绿化造林意识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农户基本掌握了核桃种植管护技术,造林质量和管护技术进一步提高。
(六)加强督促检查。在造林过程中,县林业局及各镇、街道加强对核桃、杨树造林的督促检查工作,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地块的选定、挖塘以及栽植工作,严格按照“七个一”标准指导种植,做到“三不”,即挖塘不达标不发苗,整改不到位不移栽,栽种不规范不验收,确保造林工程质量。县政府办多次牵头对绿化造林工作进行督查,县政府督查室将绿化造林工作列入专项督查,定期通报督查情况,有效促进了绿化造林工作的落实。
(七)强化管护措施。造林结束后,各镇、街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造林管护工作。一是因地制宜管护。海口镇、九村镇、右所镇杨树的管护工作大部分由村、组负责,组织人员浇水和管护,凤麓街道和龙街街道的杨树造林管护工作大部分承包给工程队和大户负责。二是落实管护责任。核桃的管护主要以农户为主,有1900亩的核桃工程造林由工程队负责管护,县林业部门与工程队签订造林管护合同,待管护期满,验收合格后兑付工程款。三是做好保障服务。各镇、街道及驻村工作人员督促各村(社区)、组干部统筹做好供水保障服务工作,组织人员定期做好补水保苗工作。四是强化管护培训。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往年栽种的核桃进行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防寒防冻等管理培训,促进核桃长势和提高挂果率。
三、存在困难及问题
(一)造林规划工作有待加强。少数地块规划布局不够优化,未突出公路林荫化、江河林带化、村庄林果化特色亮点,如补益村庄周围、矣旧片区环湖路以南、梁王河河道两旁和干冲村庄周围及公路两旁部分区域,由于租地成本过高,加之部分村民不愿在自家门前种树等多方原因,一定程度上存在造林空白现象。
(二)部分地块杨树造林质量不高。山区部分地块和公路两旁坡地的杨树造林挖塘深度不够,密度过大,杨树浅栽后,保水性差,影响成活率。
(三)重栽轻管现象突出。目前,各镇、街道已全面完成杨树核桃种植任务,但存在抚育不及时,管护工作跟不上现象,导致成活率不高。如九村镇花园、黄草铺片区、海口镇马吃水片区、右所镇大营盘片区,核桃种植后,管护措施不到位,补水不及时,造林成活率较低。
(四)管护技术培训有待加强。我县核桃造林工程已实施多年,有的核桃树龄已到挂果年限,但由于修剪、施肥等管护措施不到位,加之部分大树核桃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核桃挂果较少。同时,大部分农户尚未掌握好核桃栽培管护技术,存在修剪不合理、肥水跟不上等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了核桃苗木的正常生长和挂果质量。
(五)群众管护意识不强。由于核桃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核桃种植后,部分农户疏于管理,有的农户在栽种庄稼时,未留够核桃生长空间,有的核桃树根系被损坏,导致核桃树生长缓慢。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绿化造林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举措,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澄江和美丽家园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充分认识种常青树就是种摇钱树的观念,切实加强绿化造林管护工作,建立党政“一把手”为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组织领导机制,强化行政推动,落实村组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管护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二)优化布局,科学规划。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品种,优化区域布局,科学规划造林。杨树种植规划要根据杨树生长特性,以点、线、片、带相结合,重点规划在公路、乡村道路、机耕路、入湖河道、水库周边、村庄周围,实现县城、集镇园林化,公路林荫化,江河变成林带,村庄实现林果化,农田实现林网化。核桃的种植规划要集中在水源方便,群众积极性较强、管护措施到位的地方,真正将核桃种植作为群众的经济林、致富林来规划实施。
(三)创新投入机制,落实管护责任。要加大绿化造林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企业,采取3331或4321付款方式,缓解资金支付压力。进一步整合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各项资金,多渠道增加绿化造林投入,落实管护资金,确保管护工作有序推进。要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思路,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企业资金和民营资金多元投入,调动全社会参与绿化造林和管护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健全管护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包片、包苗、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的“六包”责任制,不造无主林。
(四)落实管护措施,加大管护力度。当前,正处于核桃杨树苗木抚育管护的关键时期,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造林管护责任主体,严格落实各项管护措施,把管护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要及时补水,确保核桃杨树成活和早生快发;二要积极组织动员种植户做好核桃树塘的修整维护,每株核桃树至少保证1平方米的生长空间,防止其根茎受损,方便浇水,促进根系生长;三要注重核桃萌芽期的管理,及时去除嫁接口以下萌发的枝条,使种苗纯正,嫁接苗生长旺盛;四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五要加强大树核桃的修剪和水肥管理,及时移除种植密度过大的大树核桃,确保其生长空间,提高挂果率。
(五)强化宣传培训,增强群众意识。县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绿化造林尤其是管护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绿化造林重要性,加强核桃的栽培和管护技术培训,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核桃种植区域进行实地培训指导,让群众掌握管护技术,提高管护水平,真正将核桃林变成群众的经济林、致富林。
(六)加强督查,严格考核。要将绿化造林工作将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作为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适时组织纪委、监察、督查、林业等部门对绿化造林和管护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对完不成任务、达不到标准的,根据相关程序,严格进行问责。各镇、街道要制定对站所和村(社区)的绿化造林考核奖惩办法,进一步细化落实主体责任,严格督促绿化造林管护工作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