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仙湖专刊】唱好“山水谣”打好“生态牌”


来源:澄江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12-11 10:00 点击率: 18打印 】【 关闭

【抚仙湖专刊】唱好“山水谣”打好“生态牌”

 澄江县委宣传部 

生态旅游的澄江实践

春天,游客可以到澄江县抚仙湖东岸踏春赏樱花;夏天,游客可以环抚仙湖戏水消暑、看荷塘;秋天,游客可以到抚仙湖畔的湿地公园寻白鹭、赏落叶、吃莲藕;冬天,游客可以来抚仙湖畔观过冬的海鸥……来到澄江,游客不仅可以欣赏碧水蓝天,还可以到县城周边的庄园采摘蓝莓、下荷塘种藕、摸鱼,体验各类农事活动。

 澄江,位于滇中城市经济圈、“三湖”生态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境内拥有全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贫营养淡水湖——抚仙湖和中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帽天山化石地,自然资源独具优势,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有“世界深蓝湖区、地球生命起源、古滇文化印迹”三张世界级名片。

近年来,澄江县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积极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辐射带动力最强的支柱产业来发展,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为导向,全面实施“生态+”“旅游+”“健康+”“互联网+”,构建“一城五镇多村”产城人文融合的生态系统,推动旅游产业规模集群发展,推进产村融合,实现旅游资源由全域开发向局部重点开发转变,由无偿使用向有偿服务转变、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转变。

2016年,澄江县(含托管区)共接待游客728.64万人次,同比增长16.29%,旅游总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33.09%。

❂ 以生态建设为基础,推动绿色旅游发展

   “有绿色的树、有流动的水、有供休息的亭子,变化似乎在一夜之间。”11月25日傍晚,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一期工程搬迁安置户、家住澄江县龙润园的张大叔,在马房村湿地公园散步,他说,原来就住在这一带,为了保护抚仙湖,他们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地方,搬进了县城高楼。张大叔指着不远处告诉记者,原来这一片地上都是一栋挨着一栋的房子,人畜混住,一下雨污水就乱流。现在这块地上都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湿地公园,每天吃过晚饭到这里走走,心情都会舒畅很多。“搬离这里,我们不后悔。”张大叔说。

    记者看到,在马房村湿地公园里,精致的亭台、丰茂的水生植物、铺满细石的河岸与抚仙湖融为一体,浑然天成,颇有一番意境在其中。近年来,澄江县坚定不移实施“四退三还”,通过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拆除临违建筑、启动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开展生态移民搬迁、建成人工湿地和生态调蓄带等,并按照“一城五镇多村”的总体布局,就近就地安置搬迁群众,建设特色旅游小镇、特色乡村,通过集中搬迁、集中安置,在规划中,建设截污治污、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有效保护抚仙湖的同时,也把分散的景区景点和优势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打造出一条沿湖生态旅游带。


为推动新一轮的澄江生态旅游纵深发展,澄江县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区和打造生命健康城、国际化旅游会展城市的目标,以生态建设为推手,通过集中搬迁来带动澄江旅游发展新机遇。

❂ 以生态旅游为引领,促进各行业融合发展

澄江本地素有种植荷藕的传统,位于右所镇马房村的悦莲庄园就拥有200多亩荷塘,种植了90多个品种荷花和40多个品种睡莲。据悦莲庄园总经理董文介绍,规模性种植荷藕,既能净化水质,也是践行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同时,种植的荷藕多为本地藕,有助于本土品种的保护。

悦莲庄园位于抚仙湖入水口上游300米,入湖水经过荷塘的过滤,水中的氮磷钾少了,水质也被净化了,同时规模性的荷塘也形成了观赏性花海。今年,悦莲庄园加入了中国荷花协会,并作为分会场成功举办了中国第三十一届全国荷花展暨澄江县第二届荷花节。在荷花节期间,悦莲庄园还举办了旗袍秀、诗文朗诵大赛、风车艺术节等活动,丰富了旅游元素,吸引了大量游客入园游玩,形成了夏季到庄园观荷的旅游高峰。

随着气温的降低,抚仙湖旅游迎来了淡季。为了帮助抚仙湖旅游平稳度过淡季,悦莲庄园也结合庄园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实践。“荷花谢了还有莲蓬、莲子、莲藕。莲蓬可以烤干做装饰物售卖,莲子可作为食材供给庄园内的餐厅,莲藕可以经过加工制成藕粉。”董文说,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并以摄影基地和荷文化主题餐厅来吸引组团游客,淡季来庄园旅游也别有一番风味。目前,庄园可供散客免费入园参观,近日,悦莲庄园内婚纱摄影基地和荷文化主题餐厅相继开始运营。

“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赏荷不止有文山的普者黑,还有抚仙湖畔的悦莲庄园,有一个叫澄江的地方可以赏荷。”董文说,澄江旅游除了抚仙湖、帽天山这些品牌,荷文化也是澄江的一大品牌,一产种植荷藕,二产加工制作藕粉,三产以荷花为主题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农事体验旅游,通过三产融合,打造出独属澄江的荷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悦莲庄园只是澄江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澄江县深刻分析当地气候、生态、物种、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动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立足绿色生态建设休闲农业娱乐养生基地,以休闲农业、娱乐养生为主打产品,加上生态观光、文化风情、品农家风味、融民俗风情等,构建全新的绿色生态休闲农业。目前,澄江县正围绕荷藕、蓝莓、大樱桃等开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农工一体化和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 以生态发展为理念,打造旅游新亮点

11月22日,记者来到明星鱼洞景区,景区工作人员正在对已经坍塌的鱼洞进行修缮工作。该景区总经理阎红告诉记者,由于今年雨水多,水位上涨,近70%的鱼洞被湖浪冲刷导致塌陷。为了明年让抚仙湖里的鱼能重返鱼洞产卵,景区工作人员将在产卵期到来前,将鱼洞修缮好,并还原到原有风貌。

每年7、8月份的时候,明星鱼洞景区内都会出现壮观的青鱼阵。据说,只有水质好才会出现青鱼阵。阎红说:“已经持续三年出现青鱼阵了,希望明年青鱼阵还会如期而至。”为了保护抚仙湖一泓净水,在景区范围内部分湖面区域,景区工作人员还拉起了禁渔网、禁游网,在部分人群集中的湖滩设立告示牌。此外,为了避免污染源,景区高层还拒绝了很多合作。“我们这里依托的是自然风光,一旦污染就回不去了。”阎红说。 

“我们以露营地、房车、休闲度假、自驾游为主题,以生态发展为理念,致力于房车旅游生态圈的打造和投资运营,增添澄江旅游新玩法。”云南海子房车露营发展有限公司澄江分公司运营总监王宁告诉记者。近日,记者来到海子房车澄江营地,该营地背靠麒麟山,面朝抚仙湖,位于禄充风景区南行1公里左右的半山坡上。目前,营地在试营业阶段,可提供6辆自行式房车营位,3辆营地型房车,房车内供给的日常生活用品都紧凑到位,在营地空地上,还配备了集装箱厕所和淋浴间。

该营地于去年12月选址建设,占地100余亩,完全建成后可同时容纳100多人入营度假。下一步,将继续完成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后期绿化工作。王宁说:“房车旅游本来就是走生态环保路线,我们想依托营地和各类活动的开展,将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传递给每位游客。” 

近期来,随着抚仙湖国际超级马拉松赛、格兰芬多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的举办,也推动了澄江旅游的新动能,骑行路线、环湖跑路线构成了生态康养旅游路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为给生态“留白”、给自然“种绿”,在绿色澄江的征程上,澄江县巧打生态牌,紧紧围绕绿色发展主题和保护抚仙湖的第一要务,以建设“一城五镇多村”为抓手,依托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充分挖掘当地文化,打造当地特色建筑和旅游精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来源:玉溪日报抚仙湖专刊

记者:李丹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