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澄江新闻网 自我县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位统筹,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合理制定补偿方案,各项工作顺利推进。10月10日,我县正式启动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房屋拆除。目前,房屋拆除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伴随大型施工机械的轰鸣声,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房屋拆除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来到万海片区代大姐家,作为万海片区第一家腾空屋子交房的代大姐,正等候施工队进场拆除房屋。据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的代大姐介绍,他们的房子建盖于1996年,2013年翻新装修后经营宾馆,每年有10多万元收入。为了支持保护抚仙湖,守住一池碧水。在得知要实施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他们一家在第一时间同意搬离抚仙湖一级保护区。 我县按照“环湖做减法,城镇做加法”的原则,鼓励搬迁群众进城、进镇、进项目、进特色村,确保“搬得出、住得下、可持续发展”。其中,万海、右所—吉花片区将搬迁至澄江县城,矣旧片区搬迁至寒武纪小镇,海口片区搬迁至仙湖古镇,小凹下坝隔河片区搬迁至路居小镇,明星尖山、孤山牛摩搬迁至特色村。 
澄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李东泰 为了保护抚仙湖的一类水质,澄江县委县政府已经在去年率先启动了环湖的生态移民搬迁,去年是实施了8000多人。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澄江县委县政府把剩余环湖100.8公里范围内,就是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还剩余的2.2万人要一次性的搬离出一级保护区,为整个抚仙湖的长期保持一类水质提供一个坚实的生态基础。 
据悉,抚仙湖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抚仙湖保护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持续厚植澄江绿色发展底蕴的重要举措,也是关乎沿湖群众切身利益和生活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为做好此次沿湖剩余2.2万余群众的生态移民搬迁工作,我县多次征求涉及镇(街道)、村(社区)和群众意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制定科学合理的搬迁补偿方案,使群众对项目的支持率达99.63%。此次搬迁后,腾出的村庄占地面积为2000余亩,将及时进行拆除清理、科学规划,逐步修复生态,最终达到沿湖全面湿地化、园林化、生态化,整个环抚仙湖100公里的湖岸线将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让山更青、水更绿,更好地保持抚仙湖I类水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