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发出的邀请,预热2021年5月在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由世界遗产保护联盟(云南)、澄江市人民政府、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承办的世界遗产保护联盟(云南)成立暨世界遗产联展、论坛,10月29日上午,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拉开帷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云南大学教授、澄江动物化石群发现者侯先光,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COP15云南省筹备办公事副主任高正文,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劲松,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云南省林草局、云南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世界遗产保护联盟(云南)成员单位负责人,云南省博物馆、省内各州市博物馆、部分县级博物馆负责人出席开幕式,澄江市委副书记施忠诚主持大会。
世界遗产保护联盟总干事、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长方兵在开幕仪式上致辞,他指出,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明古迹及自然景观。云南拥有五项世界遗产,占中国世界遗产数量的约1/1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省,在云南呈现的既是生物多样性,又是博物馆的多样性,呼吁各遗产地管理机构携手,组成大家庭,深度合作积极发声,展现好世界遗产地的文化属性,共同致力世界遗产的公众传播与展示,用世界的语言讲故事,不断推动遗产地保护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劲松在致辞中说到,此次联展、论坛,要把最典型、最精华且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中国遗产展示给世界人民,讲好“世界遗产在云南、在玉溪”的故事,展现云南生物多样性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的品牌优势,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把云南的“世界遗产”管理、保护、打造成为世界的新标杆,让云南的“世界遗产”这张世界级名片走向更多的普通大众、更为广阔的未来。

开幕仪式期间,专家和领导为世界遗产保护联盟(云南)成员单位授牌,并颁发委员证书。为世界遗产联盟(云南)委员会主席陈泰敏,世界遗产遗产联盟(云南)总干事方兵分别颁发主席证书和总干事证书。为世界遗产保护联盟(云南)首任首届轮值主席单位授牌,由遗产联盟委员会主席陈泰敏宣布论坛开幕联展开展。
此次世界遗产联展,以“大地”“精华”“咏恒”三个篇章为主题介绍云南5项世界遗产,大家可以近距离感触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澄江化石地、丽江古城的世界遗产地地貌景观和风土人情,联展时间将持续至2021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