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水稻移栽过后,部分田块出现返青慢,无分蘖,秧苗发黄,死苗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出现黄苗死苗的田块有240多亩。通过县植保植检站5月18日―5月24日在龙街、右所、凤麓镇黄苗死苗田块调查看,部分田块属于稻水蝇蛆为害,部分田块属于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还有些田块属于肥害。为了更好的进行水稻生产,确保大春生产安全,现就水稻黄死苗现象提出如下防治措施:
一、稻水蝇蛆的防治:
1、稻水蝇蛆属双翅目水蝇科,该虫咬食初生根及次生根,造成水稻秧苗发育不良或漂秧死亡。另外幼虫化蛹后夹在稻根上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
2、如果田间出现稻水蝇蛆为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每亩用辛硫磷颗粒剂3千克,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0克加适量水稀释,拌细土25―30千克撒施,撒施后注意保持浅水层(2―5厘米)5-7天。隔5―7天后再用20%三唑磷150毫升/亩、或用敌百虫50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
稻水蝇蛆幼虫为害图
二、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
1、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水稻移栽后开始发生,最初每丛植株中出现1-2个零星病株,在病株近土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后逐渐向上扩展成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大型病斑,剥去叶鞘可见茎基部特别是根节部变褐色呈黑褐色,节间出现深褐色纵条斑,发病严重的植株心叶先青卷,后变黄枯死,其后根部萎缩不生长,易拔断,茎部变黑腐烂,叶片自上而下枯萎,直至全株枯死,并有难闻的烂稻草恶臭味。
2、如果田间出现水稻细菌性基腐病,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每亩用20%叶枯唑150克+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25克兑水100公斤喷雾。
三、加强田间水肥管理
由于今年气候持续干旱,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注意浅水保苗,及时施用提苗肥及分蘖肥,切勿重施。施肥后田间应保持积水,发现肥害,应及时更换田水,并喷施植物动力2003或海精灵等叶面肥,以减轻肥害,确保水稻茁壮生长。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澄江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澄江县农业局 发布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