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狠抓高效栽培措施 打造玉溪一流蓝莓园区


来源:澄江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2-02-14 10:20 点击率: 1打印 】【 关闭

狠抓高效栽培措施    打造玉溪一流蓝莓园区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又称越桔或蓝浆果,是一种多年生灌木。因其营养价值较高、经济效益显著、生态休闲旅游前景广阔,加之独特的气候、土壤资源优势等元素的整合运用,将遍及10余个自然村,品种将在3个大系列36个小类上有所创新,为加快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提升蓝莓产品整体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必须抓好以下科技措施。

一、园地选择。蓝莓适宜生长在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为4.0-5.5的酸性土壤中。因此,建园时选择有机质含量在8%以上,PH值为4.34.8为最好。尤其注意灌溉用水,不能用碱性水源,最好用河流地表水灌溉。土壤的PH值过高及过低,都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发育。在PH值高地区栽培蓝莓,必须进行土壤改造。即在栽植前一年,通过撒施硫磺粉或硫酸铝粉来降低土壤的PH值。栽植时,把草炭土与土壤按11的比例混合,撒施在种植带上,宽度80cm,深度大约4050cm 

二、苗木栽植 栽植苗木时,选择23年生根系完整、枝干粗壮的大苗,可相应提高成活率。一般来讲,栽培高丛蓝莓需配置23个授粉品种,以提高蓝莓的坐果率,增大果个。栽植时按1.5m×2mlm×3m的株行距,挖40cm×40cm的坑穴,苗木栽植后浇水踏实。

三 、生产管理

(一)灌水管理:根系分布较浅,对水敏感,干旱时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在萌芽期、枝条快速生长前期、果实膨大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在果实成熟期与采收前应适当控制水分供应,提高果实品质。晚秋季节减少水分供应,促进枝条成熟。灌水量由树体大小和天气状况确定,以水侵透根系分布层(20-40cm)为准,一般每株灌水30-50Kg。雨季来临前注意检查和疏通所有排水沟渠。雨季如土壤积水时间超过24h的需立即挖沟排水,避免霉根。

(二)施肥管理:(1)清园结束,优质有机肥按每株5kg10kg,亩施用1000-1500公斤以利恢复树势和促进花芽分化.每亩定植穴或定植沟中施入松针或锯木屑等酸性基质300kg500kg,以保持土壤酸度。采用条状沟施,沟长40cm,宽30cm,深30cm按肥、土13比例混匀后回填,然后覆土填平,并注意浇水2)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春梢萌发前1-2,每亩浅施硫酸氨10Kg,促进春梢生长和提高花质。(3在开花前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合树势和花果情况,每亩浅施151515复合肥15 Kg。(4在果实采收结束后(8月下旬~9月中旬)进行,每亩浅施151515复合肥10 Kg硫酸钾5Kg促梢壮果。(55-7月枝梢生长旺盛期,如出现新梢失绿、黄化,花和幼果大量脱落,表明PH值超过5.5应每一棵蓝莓用100克硫磺粉,亩用20公斤硫磺粉,搅拌均匀后撒在蓝莓的根系附近,盖上秸秆等覆盖物后浇透水。

(三)整形修剪 蓝莓栽培后,应进行适当的整形修剪,以调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达到通风透光、丰产优质的目的。栽后第2年植株就有花芽形成,此时开花结果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影响树体发育,应当进行适当的疏花,促进根系发育、树冠扩大、增加枝量。第34年仍以培养壮树、增加枝量为主,但也可以少量结果。进入成年丰产期后,主要疏除内膛枝、弱枝、病虫枝及根蘖,对一些多年结果枝组及时进行回缩更新。

(四)疏花疏果管理:(1)疏花。花量较多时,适当剪去花枝,强旺枝适当多留花,弱小枝、无叶果枝少留或不留,有叶花多留,无叶花少留或不留,抹除畸形花,病虫花等。(2)疏果。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以提高果实品质。(3)促花。预计来年为小年时,冬季修剪以缓放、轻剪为主;对树势旺、枝梢生长强壮、花量少的树,在秋季采果后采用环割、弯枝、控水等方法,促进花芽分化。(4)保果。成年树花量少时,适当抹除春梢营养枝,在开花坐果期对直立徒长的营养枝进行摘心、弯枝等处理,以减少养分竞争。在花期和幼果期喷施12保花保果剂(0.3%尿素加0.1%硼砂)。抹除夏梢,并控制氮肥施用。

(五)病虫害防治: 蓝莓的病虫害主要有僵果病、茎溃疡病、枝条枯萎病、叶斑病、病毒病和蚜螨、象甲类、果蛆虫、叶蝉及介壳虫等。其防治方法,主要是在休眠期进行清园,清除园内的枯枝落叶,结合土壤深翻,把一些病叶及虫卵清除,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在生长期及时喷洒杀菌剂与杀虫剂,可有效防治和控制蓝莓的病虫害。 
    
四、采收处理 蓝莓成熟后,应及时进行采收。同一品种,同一植株,同一枝组,成熟期不一致。在澄江蓝莓的成熟期从5月底延续至8月初。因此蓝莓成熟后应及时分批采摘。采摘后按大小分级,精美包装。分级包装的果实,可直接进入市场销售,也可预冷后储存于冷库中,或进行速冻后销售。

2012213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澄江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澄江县农业局 发布人:11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