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玉溪移民新村蝶变之一 飞井移民新村变身美丽乡村


来源:澄江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12-07 16:43 点击率: 25打印 】【 关闭

看玉溪移民新村蝶变之一 飞井移民新村变身美丽乡村

来源:玉溪网

“那年我15岁,一根扁担,两个背篓,兜里揣着几块钱……我们就从‘海’那边搬到‘海’这边,住进了茅草房。”今年78岁的红塔区春和街道飞井社区7组移民吴琼仙回忆当年为修建飞井水库时的移民场景,“现在,这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房,有了公园、歇脚处和玩场,这是我们以前做梦都没想到的呀!”

吴琼仙所说的“海”就是飞井水库,当地人称其为飞井海。上世纪50年代,玉溪市启动我省首座中型水库——飞井水库建设,1958年建成投入使用,总库容为1080万立方米。因建水库,一批群众舍小家为大家,搬离故土,变成“水库移民”。吴琼仙就是飞井水库移民中的一员,库区共有1300多户移民,他们分布在春和街道辖区12个村(社区),其中有585户1813人安置在飞井社区9个居民小组中,移民人数占全街道移民总数的54%。

飞井水库建设之初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几十年来,灌溉着下游2.84万亩良田,孕育了一方水土,富起了一方人。但2011年飞井水库被正式列为玉溪中心城区饮用水源点。这一改变,给飞井水库周边的居民和移民带来了继水库建设之后又一次“阵痛”——历史形成的村庄、学校、养殖场、餐馆等污染源必须根治,原来旱季还可耕作半年的田地,也将退田还库……

2013年,市、区启动飞井水库水源地保护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拆除了水库周边(一级保护区内)临违建筑22宗,拆除建(构)筑物3.9万平方米,增设了垃圾箱,聘请了保洁员等。自此,每年水利部门、春和街道均会在拆除的空地上进行补植补绿,植树造林以涵养净化水质,一片片公益林环库而起。2014年,飞井水库水源地保护与综合整治系列工程启动,实施了环库道路及截污工程、库区围网封隔工程、清淤扩容工程、库区生态防护绿化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等七大项工程性措施,使得飞井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面源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确保库区Ⅱ类水质。2015年,经市、区两级争取,省移民局批准在飞井社区实施“美丽家园·小康库区”移民新村项目建设,完善了飞井社区1至9组道路、村内排污、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新村的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一个美丽宜居的移民新村跃然于眼前。”红塔区副区长梁士洪介绍,如今,飞井水库再现了“草长莺飞、碧波荡漾”的生态美景,库区移民住进了小洋房,过上了推窗见清波、开门踏大道的小康生活。

回顾这些年飞井社区的变化,平整宽敞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滇中民居、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家门口的菜市场和10块活动场地……带给飞井移民的不仅是便利,还有满满的获得感。

在飞井社区村口的一块大石碑上,镌刻着“饮水思源 不忘党恩”八个大字。“这是飞井群众感党恩、念党情,自筹资金在村口竖起的石碑。”红塔区春和街道办事处主任马霄介绍,“因为老百姓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来源于党的好政策。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保护飞井水库生态为中心,发挥飞井社区区位和生态优势,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为突破点,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移民群众创业就业,让移民实现宜居的同时有更多获得感。”(玉溪日报记者 张雯)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