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今年以来,凤麓司法所打出“6道”组合拳。1月至今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5起,调解成功率高达100%。 全方位促进法律掌握度。组建由司法所人员、律师、人民调解员组成的专业法律团队,在深入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针对相关工作案例开展专题学习,并深入研判存在问题,同时因案施策,为调解打实基础。 立体化提升“大调解”格局。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发挥四所: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职能作用,整合行政、信访、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及行业协会等部门资源,建立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的“三联机制”,促进诉调、警调、访调等对接,构建多元并举的现代化纠纷解决体系。同时,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密切协作联动,形成人民调解与行政裁决、司法审查执行等部门全程工作对接互动的“大调解”格局,主动融入维稳调解工作,并树立“调解优先”理念,将人民调解同步街道各阶段工作,实现人民调解与之全程对接互动。 多方式深化法规宣传。突出“法律进家庭”的带动作用,人民调解员、村(社区)调解干部深入问题户家里,“送法上门”、“以案释法”,面对面普法,从源头上开展耐心细致的法律政策宣传,让法律深入其心,并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推动由“事后调解”向“事前预防”转变,减少矛盾纠纷风险点和杜绝重大突发恶性事件的发生。 全领域预防矛盾纠纷。针对问题实地排查、走访,主动进位,及时发现重大隐患并准确反馈信息,减少矛盾纠纷源头,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命案防控工作。对重点区域和重大人群及时进行分析研判,转变方式方法,变上访为下访,变固定调解为流动调解,定期组织工作人员下沉村组,实地排查走访,及时预防和发现问题苗头,及时调处和解决矛盾纠纷,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同时,完善“领导包片、站所包线、社区包组”的工作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 多举措倾心倾力调解。关注并提前介入继承、产权、“分家析产”、相邻权纠纷等重大纠纷隐患调解,并动员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士参与调解,或与当事人拉近关系,充分交流思想,让当事人换位思考等多元思维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在和谐共存的环境下让当事人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全过程提高法律保障。扭紧“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保险”,进一步推进辖区内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保障调解效力,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使纠纷矛盾化解迅捷,有效维护当地社会平安稳定。(司法所 高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