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2019年悄然而过。回望过去的一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我们在软硬件设施建设、科研科普、走向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翻开照片存储器,在茫茫的“照片海洋”里,随意点开一张,都能被勾连起当时的点滴记忆,陪伴着我们一起走过不寻常的2019。让我们让时间倒流,一起回顾最精彩的10个瞬间…… 2019年澄江化石地10件大事回顾 一、11月13日,寒武纪大爆发国际研讨会在澄江举行 为纪念澄江动物群发现35周年,向国际社会介绍寒武纪动物研究最新成果,11月13日至15日,2019寒武纪大爆发国际研讨会在抚仙湖畔澄江县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7个国家、28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共130多人,交流寒武纪大爆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共商下一步寒武纪大爆发相关研究的方向。寒武纪大爆发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并享有盛誉的领域之一。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澄江化石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门类由16个增加到20个。寒武纪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澄江化石科研走向世界。 二、11月1日,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缔结姊妹馆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是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博物馆,加拿大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与澄江动物群都是大自然进化史上余留下来的世界瑰宝,保存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力证。双方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在遗产地保护、藏品借用交换、展览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此次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缔结姊妹馆,是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向世界级自然博物馆迈出的关键一步。 三、10月26日,荣获菠萝科学奖·菠萝U奖 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温州举行,其中的版块之一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这句宣传标语的传播影响力,让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荣获2019年菠萝科学奖·菠萝U奖。这句宣传标语是2019年度向全国征集到的4000多条化石口号中的一条,澄江化石委在高速公路上一经推出,立即引起热议,产生了积极的社会评价。“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宣传口号的传播、获奖,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网红事件,有效推广和宣传澄江化石。 四、10月1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建成并试开放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估算总投资6.3亿元,占地197亩,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通过倒排工作进度,快马加鞭快速推进,博物馆于2019年10月1日举行了试开放仪式,向专家学者开放,征求修改意见。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个建在遗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馆,全国第一个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博物馆,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较多的博物馆,通过丰富的藏品“讲述宏大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位置”。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澄江文旅项目的精品工程,对于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产生重大的意义。 五、9月27日,在第四届中德人工智能大会上交流数字澄江化石 在第四届中德人工智能大会上,澄江化石委围绕“采用数字化石技术,让澄江化石活起来”这个主题,与日本、德国、波兰等国家在数字化技术领域国际领先的博物馆,进行交流分享,成功推介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澄江化石委重视数字化建设,制作的126个多媒体,利用VR、AR、4D、球幕、柔性屏、无折屏等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寒武纪世界的神奇,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在化石数字技术领域走在了前列。 六、8月29日,澄江化石VR电影《寒武纪家园》亮相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与新华网合作,以澄江化石为主题制作的VR影片《寒武纪家园》,在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聚焦中国”主题活动“最美外景地”环节,荣获“聚焦中国·焦点VR电影”荣誉。这部化石主题的VR电影亮相威尼斯,向全世界展示澄江化石地的科学价值和人文魅力,扩大了澄江化石地的国际影响力。 七、8月12日,荣获首批“中国科普研学十佳品牌” 在昆明举办的中国第二届科普研学论坛上,中国科普研学联盟按照申报公开、程序规范、专家权威和评审公平的原则,采取项目视频汇报、专家审议、在线实时质疑、投票表决等一系列严格规范的评审程序,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神奇的生命大爆发与演化研学基地”在80余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首批中国“十佳科普研学品牌。8月13日,参会嘉宾100余人到澄江化石地实地路演,进行科考科普体验,澄江化石地科普研学基地获得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八、6月26日,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澄江化石地认识领会文件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机构改革、自然资源地改革以及遗产地划归林草部门管理机遇,对澄江化石地重叠设置、多头管理、保护与发展等矛盾突出的“一地多帽”状况进行整合优化,先后上报《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6—2025)》《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加强园区严格管控及日常监测,完成了国家地质公园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监测363个点位实地核查,加强18处地质遗迹点的巡查。 九、6月8日,集中宣传《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 2017年7月1日《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标志澄江化石地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2019年遗产日宣传活动期间,化石委严密组织,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口头宣传的方式,在人员密集的澄江化石广场、遗产地周边村庄,并把宣传触角延伸到抚仙湖景区周边,向公众宣传《条例》、科普化石知识,宣传活动期间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2019年共组织集中宣传活动5次,全年发放宣传单7000余份,宣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公众对《条例》的知晓率进一步提高。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十、1月1日,启动澄江化石地宣传口号征集活动 澄江化石委与新华网合作,举办澄江化石地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宣传口号征集活动通过指定邮箱、“点赞云南”微信公众号公开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宣传口号作品4392条,征集过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并产生了积极影响。经过口号初选、第一次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第二次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于5月22日产生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其中“生命起源的地方,人类康养的天堂”荣获一等奖。“最老的小虫虫,是你的小祖宗”“东方的达尔文课堂——中国·澄江帽天山”评为二等奖。获奖作品产生后,澄江化石委在高速公路、广场广告栏等地进行宣传,在主流媒体上推介,在专家学者中交流,产生了广泛的积极评价,提升了澄江化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19,是砥砺前行的一年,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掀起学习研讨热潮,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建设美丽澄江我们义不容辞;脱贫攻坚、生态移民搬迁、环湖棚改、扫黑除恶、乡村振兴有我们的责任担当;狠抓项目建设,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建设得到有效推进;精彩纷呈的“世界遗产进高校-云南大学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严谨认真的安全工作,让我们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全年共接待游客达20万余人次。若您没能前来,我们将用最真挚的情意等待你2020年的光临! 勇立潮头御风行,继往开来再出发! 2020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将继续践初心、担使命,坚定不移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打造最靓丽的名片、发挥最大化的效益,全力推动澄江化石地各项工作乘风破浪,不断前行。新建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将于2020年上半年向观众开放。我们满怀期待,致力于将化石地打造成科考体验、科普研学、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助力澄江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推动澄江化石地这项亚洲唯一、中国首个化石类世界遗产走向国际、走向未来! 2019已在身后 2020“盼”字当头 让我们相约2020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等待着,与你来一场浪漫的五亿年邂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