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0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省长阮成发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在大会上作了《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与人民共同回顾去年和今年前4个月工作,并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科学指引,确定云南今后几个月的新目标,展示云南走在跨越式发展道路上的新气象,为实现新时代云南新篇章作了新部署。 回望澄江化石委过去的一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软硬件设施建设、科研科普、走向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20年以来,澄江化石委在省、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打造最亮丽的名片、发挥最大化的效益”的要求,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规划,实现严格保护和有序发展并举,合理利用好这一世界性的品牌,努力打造全球古生物圣地和全国科普旅游研学基地。澄江化石委将把准中央、省、市两会脉搏,为澄江化石委下一步工作作出科学谋划。 一是加强澄江化石地的日常管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承担着澄江化石地保护和管理的重要职能,要不断加强遗产地特别是重要剖面、地层的监管工作,认真抓好辖区的护林防火工作;继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查涉及自然保护区的整改工作;全面完成云南澄江帽天山寒武纪公园有限公司山泉水生产项目退出工作,对拆除后的厂房进行绿化整治。待各项规划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按照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积极配合理顺澄江化石地管理体系。要紧紧抓住国家对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保护与发展等矛盾突出的“一地多帽”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归并优化的机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积极配合理顺澄江化石地管理体系。 三是积极推进博物PPP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继续快速推进澄江化石地博物馆PPP项目,加快推进博物馆配套设施建设,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24000m2,包括游客接待中心、科研办公楼、专家楼、飞翔球幕影院等的土建和内部装修,力争2020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发挥职能。积极研究完善博物馆PPP运营、考核的方法及细则,并实施考核。 四是依托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打造科普研学品牌。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2019年10月1日对专家试开放,预计于2020年7月全面开放。2020年我们将精心安排部署博物馆的运营,对这个规模巨大,设施一流、集科普、科研、科考、旅游、研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进行精心管理,维护好展示设施设备,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加强讲解人员的技能水平,努力讲好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和生物多样性。充分的挖掘、展示和利用澄江化石极高的科研和文化价值,努力打造品牌,提升澄江化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加强对外合作和化石文创产品研发。继续加强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云南大学、西北大学等单位的科研合作,争取澄江化石的科研再上新台阶;加大化石衍生品的开发和生产,探索研发、生产、销售的有效途径,将澄江化石的艺术形象变成大众喜爱的生活用品,通过博物馆的文创商店进行销售,挖掘澄江化石地的文化产业价值。 六是努力开展澄江化石地的科普教育。以新建成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为主体,辅以县城展览馆和帽天山首发点等科普场馆开展行之有效的科普旅游活动,加强对讲解人员的培训,提升讲解服务质量。积极邀请专家和相关学者,与村镇、社区、机构团体以及各中小学校联系对接,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交流活动等。同时探索实施在国家地质公园内设立科普体验营地、户外运动营地等。探索依托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和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研学活动,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普研学基地。 七是继续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继续多渠道争取省、国家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化石地保护、开发、利用,有序推动澄江化石地文化旅游产业内涵式发展,尤其是继续抓好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文产专项资金等项目的申报和推进,带动和提升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擦亮世界自然遗产的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