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江化石地博物馆 本报通讯员 曾永洪 摄 走进位于玉溪市抚仙湖畔的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沿着OLED屏搭建的海底隧道前行,昆明鱼灵动穿梭、抚仙湖虫自在游弋、奇虾霸气巡游……逼真的影像从头顶掠过,仿佛让人瞬间穿越到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海洋。 澄江化石地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它清晰展现了寒武纪早期古生物的演化细节,生动再现了当时复杂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介绍,馆内运用VR、AR、高清LED球形屏、智能体感互动等技术手段,为参观者提供充满趣味的互动体验,打造出一座集展示、教育、科研、交流、收藏、制作于一体的大型自然博物馆。 从初次发现化石到申遗成功,再到如今博物馆的落成,澄江动物化石群见证了人类对生命起源的不懈探索。如今,这座占地200亩的博物馆,拥有主馆、球幕影院、“源宇宙”探险乐园、研学中心、专家楼、文化创意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域,馆藏标本6万余件、多媒体视频200余个、互动项目10余个。 博物馆的众多创新项目中,“源宇宙”奇幻探险乐园数字互动体验项目格外受游客欢迎。该项目是国内首个集探索生命奥秘、沉浸式体验、多元化主题内容、沉浸式交互等于一体的“源宇宙”主题探险乐园。走进乐园,仿佛踏入一个全新的平行时空,游客化身探险主角,穿越“时空虫洞”,前往“六大纪元星球”接受挑战任务。乐园负责人陈祥伟介绍:“我们还建有一座可同时容纳100人观影的8K球幕影院,游客可以身临其境般探索宇宙起源的奥妙,体验‘手可摘星辰’的震撼。” 为了让古生物学知识走近大众,博物馆开发了多学科综合研学课程。在博物馆文创商店,不少游客正挑选文创产品。这里有各个学段的科普教材,还有澄江化石相关的冰箱贴、笔记本、印章等周边产品。游客除了会选购《寒武纪海洋世界——澄江化石》等科普教材,还会为孩子报名参加博物馆主题研学课程,让孩子探寻生命的奥秘。 为进一步借助化石地品牌打造具有玉溪辨识度的城市IP,博物馆在严格保护化石遗产的基础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持续创新业态,拓展研学市场,利用数字化提升服务质量,致力于建设成为科考体验、科普研学的旅游胜地,开展自然教育、生命科学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报记者 李苏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