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县紧紧围绕“三个国际化城市”发展定位,始终坚持“优一精二强三”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亮点,推动澄江全域旅游发展,形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促进以生态文化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紧抓机遇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业态 充分发挥旅游业全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旅游业与生态保护、特色农业、城镇建设协同融合发展。启动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成千亩北岸湿地、7.8公里生态调蓄带,打造14条生态河道,构筑标志性的生态景观节点。结合坝区6.35万亩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建成悦莲荷藕、云蓝蓝莓等9个庄园。提速推进沿湖2.8万人生态移民搬迁,打造特色旅游镇村。三百亩森林旅游汽车营地、红石岩国际户外运动公园项目稳步推进。马房村、小湾特色民宿村初见成效,近20家优质精品民宿成为澄江旅游目的地一大亮点和卖点,初步形成了环抚仙湖民宿集中区,逐渐向规模化、差异化发展。以打造精品会议会展和体育赛事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相继举办《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一带一路·七彩云南2019年抚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等重大会议和赛事活动,促进来澄游客增长和旅游形象宣传。1-9月澄江县共接待游客1057.41万人次,同比增长9.38%,实现旅游总收入986039.37万元,同比增长11.86%。 (二)以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 以国家文旅部正式授牌“抚仙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全县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旅行社服务网点、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客栈等完成“一部手机游云南”宣传铺设工作。共新建、改建旅游厕所75座,投入使用68座,完成标准化改造37座,完成22座A级评定,游云南平台上线38座,完成20座智慧厕所改造并投入使用,完成A级景区10座旱厕消除工作,消除率达100%。 (三)以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依托,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吸引海内外资本投资澄江的旅游项目建设。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澄江县寒武纪乐园、广龙小镇、太阳山、仙湖锦绣等旅游重大旅游文化项目推进,切实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后劲。广龙旅游小镇、寒武纪小镇开发初步成形,“帽天山、抚仙湖”旅游品牌形象逐步树立。与万科、复星、览海、世博集团等13家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发展加深,形成政企联动、全域推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提质提速提效。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没有全域覆盖,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受土地指标、红线等因素限制,尚未做到全覆盖,无法满足游客需求,与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建设资金不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环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A级景区创建提升和旅游厕所建设等所需经费较大,目前项目到位资金有限,相关工作推进缺口资金较大。三是“游云南APP”人机交互功能有待完善,“一机游”城市名片和景区名片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旅游产品和业态单一,人均消费水平偏低,纳规纳统的住宿和餐饮企业少,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县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爆发式增长的游客量,对三产的整体带动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第三产业发展瓶颈凸显,暂时未能形成大规模、高起点、上档次的旅游资源规模效应,资源优势还未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三、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一)促进旅游融合发展 加强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在融合发展中不断创新旅游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产品体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设施、农耕文化等资源要素,加大开发果园采摘、特色民宿、深山探险、森林氧吧等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大力培育休闲观光农业,提高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惠民富民能力。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保护、传承好戏剧活化石关索戏、太平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院校、文化企业开展合作,重点开发化石标本、民间面具、藕文化产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传统工艺品、当地土特产及旅游纪念品的质量。积极推动体育旅游,办好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和抚仙湖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引进滑翔伞、冲浪风筝等休闲体育项目,增加抚仙湖新的旅游元素。积极发展研学旅游,依托澄江化石地、护国英雄罗佩金故里等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养生旅游,充分利用澄江的优质生态资源,发展特色养生、中医药疗养、健康保健等养生旅游产品,建设一流生态休闲养生福地。以食、住、行、游、购、娱为重点,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推动形成专业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二)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会议会展业 紧紧抓住抚仙湖旅游度假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一契机,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澄江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全县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加强部门协调联系,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合力,加快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帽天山、抚仙湖北岸湿地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和太阳山、仙湖山水、星空旅游度假社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充分释放旅游发展潜力。加大澄江“生命摇篮•山水澄江”主题形象宣传,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推进“一机游”建设,巩固和提升抚仙湖的知名度及旅游市场竞争力。加快会议会展产业创新发展,办好国际会议、赛事活动,提升我县会议会展业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水平。 (三)扎实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以抚仙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成功创建为契机,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需求,整合全县各部门资源,建设澄江县大数据指挥中心,为“一部手机游云南”的长期运营提供基础。二是围绕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集散中心等薄弱环节,高标准建设升级改造旅游厕所,全面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完善,建管营一体化,保障旅游厕所建管营水平与旅游发展相匹配。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全县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三是充分运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效应,加大澄江“生命摇篮•山水澄江”主题形象宣传,擦亮帽天山、抚仙湖老名片,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巩固和提升抚仙湖的知名度及旅游市场竞争力。 (澄江县发展和改革局 王文琦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