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江市“四聚焦”探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路径


来源:澄江市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5-06-11 17:51 点击率: 0打印 】【 关闭


澄江市“四聚焦”探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路径

 

近年来,澄江市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多样且独特的资源禀赋“四聚焦”积极探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路径。

图片1.png

聚焦文旅融合擦亮品牌名片。坚持品牌活市战略,广泛开展旅游精品名品申报创建活动,把景区打造为引领各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平台打造各族群众旅游休闲、康体养生、体验文化的目的地共有精神家园。全市有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A级旅游景区10个、全国传统古村落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名镇、名村和特色旅游村各1。形成了多层次、多产业融合的旅游供给体系

图片2.png

聚焦“文艺”结合,彰显文化赋能。积极推进红色旅游深层次发展,注重红色旅游与民族文化、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打造红色旅游路线,让游客在游览澄江风景时进一步体会澄江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打造具有澄江特色的1+N研学产品体系,打造研学产品10余种,研学课程90余个,培养带头人17人,专职科普人员69名,兼职科普人员236名,辅导老师33人。每年累计接待各族青少年70万人次

聚焦“文史”融合,深挖历史资源。强化澄江寒武纪文化IP、古滇文化IP,加强对文庙、金莲山古墓群、关索戏、松元太平花灯、草狮子舞等的保护挖掘传承开发,强化非遗传统技艺展示创新活化。推动中华文化融入景区讲解体验,推动中华文化和民族团结元素融入旅游线路。全力打造具有澄江特色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水文化、渔文化推出一批蕴含古生物化石、抗浪鱼、荷藕等澄江元素的特色文创产品,打造出一批以非遗展示、非遗研学、手工体验为主题的体验馆、民俗文化村、特色街区景点,有效地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会和认同。

图片3.png

聚焦以节促融”,搭建活动平台。常态化举办春节、立夏节、自行车赛、帆船赛、抚仙湖半程马拉松等一系列活动。结合立夏节、花山节、火把节等民俗节日,同步开展抖音短视频大赛、山歌擂台赛、广场舞大赛、我为澄江上分主题活动等群众性活动比赛;打造网红潮流户外集市,组织龙狮队、民间文艺队、傩戏巡游,联动寒武纪、广龙小镇表演团队串场,组织彝族打跳、蹦傣迪等游客参与性强的现场活动,举办湖畔小型音乐会,为各民族同胞搭建起广阔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载体。

              (供稿 澄江市委统战部 赵丽萍,6911458

 

 


主办:澄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77-6911520 电子邮箱:cjzfbxxk@163.com

滇公网安备 53042202000011号 备案号 滇ICP备11001977号 网站标识码 530422000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